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近年來大白菜根腫病發生逐年加重,現將其癥狀及防治技術介紹如下。根腫病在大白菜幼苗期和成株期均可發生,主要危害根部,造成主根或側根出現大小不等,形似手指狀、短棒狀或球狀的瘤。主根上的瘤靠近地上部,發病初期瘤體表面光滑,后期表面粗糙、凹凸不平,明顯龜裂,須根上的瘤多達20個,串生在一起。病株根系的生理機能受阻,地上部明顯矮小,葉片由下而上逐漸發黃,晴天中午前后植株萎蔫,似缺水或營養不良狀。發病初期病苗早晚可恢復,后期不能恢復正常,病部易被大白菜軟腐病病菌和其他雜菌感染,造成組織腐爛,散發臭氣,致整株死亡。大白菜根腫病屬真菌性病害,病菌以休眠孢子囊殘留在土壤中或黏附在種子上越冬,借雨水、灌溉水、害蟲及農事操作等傳播,可在土壤中存活10年以上。在適宜條件下病菌休眠孢子囊萌發,從寄主的根毛侵入到表皮細胞內,經10天左右使根部形成腫瘤。植株受侵染越早發病越重,損失越大,后期受侵染的植株根系已經長成,受害相對較輕。根腫病病菌喜酸性土壤,適宜發病土壤pH值為5.4~6.5、土壤溫度20~25℃、相對濕度60%~70%,低洼地、連作地、水改旱地發病重。大白菜根腫病可以通過土壤傳播,生產上應采取綜合措施防治。農業措施一是選用抗病品種。城陽青、大豐1號、青雜3號、改良青雜2號、綠豐1號、琴萌1號、綠星70、膠白6號、膠白8號等品種較抗病,各地可因地制宜地選用。二是輪作倒茬。與非十字花科作物輪作3年以上,如與玉米、水稻、小麥等禾本科作物或菜豆、大豆等豆科作物輪作。三是翻曬土壤,深溝高畦種植,雨季低洼地及時排水。四是調整土壤酸堿度。整地時每畝施石灰80~100公斤,將土壤調至微堿性。五是選擇無病地育苗,及時淘汰病苗,帶出田外銷毀,并在病穴四周撒石灰消毒。用藥預防一是種子消毒。按每100公斤種子用適樂時25克/升咯菌腈懸浮種衣劑500毫升加水2公斤拌勻。二是土壤或種苗消毒。每畝用95%敵磺鈉可溶性粉劑0.3公斤,拌細土30公斤施入直播溝內,覆土后播種。也可以在移栽前用10%氰霜唑懸浮劑800倍液浸菜根20分鐘。病田防治發病初期可用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灌根,每穴淋澆藥液0.5公斤,或用20%喹菌酮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對準病株基部定點噴霧。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