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小茴香是我州的主要開發型經濟作物,除直播外,在棉花、玉米、酒花地間作也獲得較好的收成。
一、形態特征
小茴香屬傘形科,一年生草本作物,莖直,圓柱形平滑,葉羽狀多回,復葉深裂如絲狀,葉柄淺綠色,花黃色,復傘形花序,無總苞和小苞葉片,果實(種子)線狀長圓形,光滑單生,植株生長高度30~35厘米,生育期90天左右。果實成熟后,呈橙黃色,色澤鮮艷,氣味芳香,千粒重2~2.3克。
二、環境要求
小茴香喜冷涼氣候,較耐干旱,但不耐濕,由于小茴香植株矮小,根系較淺,一般分布在土層5~10厘米處,對土壤要求較嚴,最適宜種植在有機質含量1.5%~1.8%的砂壤土地上。
小茴香最適宜生長期的溫度為15~20℃,高于25℃生長緩慢,低于5℃生長受到抑制。播種時地溫5~10℃,15~16天出苗,12~15℃時7~8天出苗。播種至成熟85~95天,開花到成熟25~30天。
三、栽培要求
1.土地選擇
小茴香籽粒小,每千克種子約50萬粒,不易出苗,因此對土地的選擇及整地要求非常嚴格,要選肥力中上等、含有機質1.5%~1.8%以上的砂壤土,切忌種植在鹽堿土和粘性重的地塊上,前茬為小麥、燕麥或雜草多的地塊不宜安排種植。
2.整地標準
小茴香籽粒小,頂土力差,在整地時,要作到細、松、凈、平、碎、墑六字標準,整地時要犁、耙、耕結合一條龍復式作業,達到地無小坑,無3厘米以上的土塊,無殘膜、雜草、莖稈,土松、地平、墑足。
3.播種期及播量
小茴香播種宜早不宜遲,一般在3月中旬播完,最遲在4月初。667評方米播量1~1.5千克,播深2.5~3厘米,667平主米帶三料磷肥10~15千克。
4.播種方式
小茴香播種大多采用條播或撒播,條播采用20厘米等行距或15×30厘米寬窄行。也可開溝筑壟播種,或作小畦播種,播后鎮壓提墑,促壯苗齊苗。
近年多采用間作套種棉花、玉米、蔬菜等作物,充分利用光熱資源,提高復種指數,增加經濟收入。
四、田間管理
當幼苗顯行時,應及時中耕松土、保墑,拔除株間雜草,如遇雨應及時橫向耙地,以利幼苗生長。由于小茴香田間雜草種類多,生長快,須在封壟之前除凈,中后期如有菟絲子危害,可采用40%地樂安乳油200~300倍藥液在下午5時后噴霧防治,必要時人工拔除。
小茴香生長期短,生長量小,需肥水不多,一般在播前施足基肥和種肥,不需灌水施肥,若土壤瘠薄,在封壟前(3~4片真葉)結合灌頭水667平方米撒施尿素8~10千克,以水調肥,以肥促苗。在開花前期和灌漿期,每667平方米噴磷酸二氫鉀200~250克,促多坐果,多結實,提高籽粒重量。在開花后期和灌漿初期灌第2水,在灌漿末期灌第3水,促早熟。灌水要堅持早晚灌,要適時適量,避免高溫灌水,減少死苗,堅持看苗、看地、看天灌水是小茴香豐產的關鍵。
五、適時收獲
當小茴香籽實發黃、莖葉顯萎枯時,即可收獲。小茴香易落粒斷枝,因此收獲應在早晨或傍晚進行。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