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首次用我國自己克隆的馬鈴薯卷葉病毒(中國株)外殼蛋白基因轉化的馬鈴薯在內蒙古大學問世。在12月5日內蒙古科技廳組織的鑒定會上,專家們一致認為,由內蒙古大學張鶴齡教授主持完成的這項成果處于國際先進水平。
馬鈴薯卷葉病毒是引起馬鈴薯退化的主要病毒,嚴重續發感染可導致減產80%,每年使世界馬鈴薯減產約200萬噸。在內蒙古大學張鶴齡教授主持下,1993年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馬鈴薯卷葉病毒外殼蛋白基因分子克隆”課題。此后,他們利用自己合成克隆的馬鈴薯卷葉病毒(中國株)外殼蛋白基因通過農感菌介導轉化,經過數年選育,獲得了性狀穩定的5個品種的抗卷葉病毒的馬鈴薯品種,共20個株系。
在研究中,以張鶴齡教授為主的內蒙古大學科技人員在實驗室建立起一整套分子生物學和基因工程實驗技術。創造出生產上具有推廣應用價值的品種資源。與對照相比,馬鈴薯卷葉病毒可降低50%以上。今年張鶴齡教授等進行小區試驗,各品種轉基因馬鈴薯平均增產30%以上,最高畝產可達4200公斤。轉基因馬鈴薯的品質與沒有轉基因的馬鈴薯相差無幾。
張鶴齡教授等通過研究,在國內外創造性地建立了效率較高的用農感菌介導轉化馬鈴薯和誘導再生小植株技術,首次建立了用卷葉病毒復制酶基因互補DNA核酸分子探針檢測轉外殼蛋白基因植株中的卷葉病毒的新技術。同時對轉基因馬鈴薯抗性機理進行了進一步探討,在國內首次提出與轉錄后的基因沉默有關(基因沉默是指轉進去的基因可以激活植物細胞里的1個機制,該機制即能識別轉進去的基因,也能識別病毒基因,并可同時進行降解,達到抗病毒的目的)。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