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尼勒克縣地勢狹長,氣候涼爽,適宜冷涼作物生長。馬鈴薯一直是當地的優勢主栽作物。經技術人員多年來深入調查、研究,找出馬鈴薯二次生長發生的原因及相應的解決措施。
一、馬鈴薯二次生長
2003年8月上旬,尼勒克鎮五村4月下旬播種的1.3公頃馬鈴薯,塊莖已膨大如雞蛋般大,新生薯芽眼萌發,又長出拇指大小的小薯,而新生薯生長老化,不再繼續膨大。這種現象在其它馬鈴薯栽培條件相似的地塊也有發生。
二、二次生長的原因
1.生長習性
馬鈴薯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遇29℃以上高溫,莖葉徒長,塊莖停止生長,逐漸老化,之后若遇降雨或澆水,薯塊生長發育所需的溫度、濕度等外界條件得到滿足,即可導致塊莖芽眼萌發,出現新生薯二次生長現象。
2.氣候條件
2003年7月以來,我地氣候忽晴忽雨,氣溫在5~32℃之間升降,極不正常,這是導致馬鈴薯二次生長的主要原因。
3.管理措施
馬鈴薯生長過程中早期過量施用氮肥和農大壯、膨大素等葉面肥,致使水肥充足,甚至過剩,促使葉面生長量大,植株生長過旺,導致植株密度過大,而相應管理措施未及時跟上,從而抑制了薯塊的膨大生長。
三、解決對策
1.注意播種密度
以行株距70×20厘米較為適宜。
2.加強栽培管理
去除植株根莖部過密過多葉片,減緩植株過密和營養消耗量大的問題。及時追施速效磷和鉀肥,或0.1%濃度的矮壯素,抑制植株徒長。
3.培土加高壟
去除植株頭頂花,促進薯塊生長。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