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功能與用途
1、低溫對馬鈴薯貯藏期種薯和播種后種薯及幼芽(苗)的影響。
2、減輕冰雪災害的危害程度;促進馬鈴薯恢復生長。
(二)技術措施
1、凍害的預防措施
(1)種薯貯藏期間,注意保溫。低溫來臨前,做好預防措施,可在種堆下墊上草墊,種堆面上蓋上草席等覆蓋物預防凍害。
(2)合理調整播期,預防凍害。針對我區不同地區氣候特點和生產的實際情況,建議在生產上,在保證經濟效益的前提下合理調整播期,盡量避免凍害的影響。
(3)采取預防措施增強作物的抗寒能力
①開溝排水:及時排干田間漬水,提高土壤通透性,減輕凍害和漬害對作物的影響。②覆蓋保溫:采取稻草、秸稈、地膜等進行覆蓋提高地溫。有條件的地方,還可搭小拱棚。但在氣溫回升后,要及時揭除覆蓋物或小拱棚,以防止溫度過高燒苗或引起病害的發生。③起壟蓋土、培土保溫:播種后起高壟,出苗后結合中耕除草,及時進行田間培土。有條件的地方還可結合培土追施火土肥、草木灰等熱性農家肥,提高防寒防凍能力。
2、凍害后的減災措施
在遭受凍害后,馬鈴薯生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在凍害解除后,應盡快進行田間調查,了解凍害發生程度,采取相應的減災補救措施,將凍害引起的損失降到最低。
(1)切忌用塊莖受凍的馬鈴薯作為種薯
貯藏期受凍害的馬鈴薯芽的萌發能力較弱,且在氣溫回升后易發生軟腐。因此,切忌用塊莖受凍的馬鈴薯作為種薯。
(2)播種后的馬鈴薯應采取的措施
①開溝。對地勢較低的田塊,在凍害解除后應盡快開挖排水溝,以降低水位,排除漬水,避免薯塊因積水腐爛,同時盡快提高土溫,促進植株恢復生長。
②中耕培土。在低溫凍害后,土壤較板結,且濕度較大,馬鈴薯在遭受凍害后根系的活力會降低,此時,中耕培土可以疏松土壤、提高土溫、促進根系生長發育。
③查缺補窩。對未出苗的地塊,檢查地下種薯受凍情況,發現種薯受凍腐爛的部分,重新催芽補栽,避免缺窩影響產量。
④施肥。施肥應在凍害解除、植株恢復緩慢生長以后進行,切忌在凍害后立即施肥。方法:對輕度受凍的田塊,可噴施葉面肥,如0.2%~0.5%的磷酸二氫鉀(60~80公斤/畝),增強植株抗性,促進生長恢復。對出苗后中度或嚴重受凍及尚未出苗的田塊,追施沼液、糞水等速效性全肥,或每畝追施尿素10公斤/畝,促進植株恢復塊莖萌發。
⑤防病。在低溫凍害后,馬鈴薯田間易發生黃萎病及立枯病這兩種土傳性病害。因此,除對晚疫病、青枯病等進行常規的防治外,應采取積極措施,預防這兩種病害。防治方法: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3%廣枯靈600~800倍液灌根預防黃萎病、立枯病;用3%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每畝100克水60~80公斤或農用鏈霉素(200萬單位)2000倍液噴霧,預防青枯病等細菌性病害的發生;用80%大生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25%甲霜靈(瑞毒霉)400~500倍液預防晚疫病。
⑥注意再防低溫霜凍。注意天氣預報,如有霜凍天氣出現,在霜前用地膜等覆蓋物覆蓋,霜后撤膜,一般每畝用地膜10公斤。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