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馬鈴薯夏季收獲正值高溫季節,收獲后的薯塊可在陰涼通風的室內、窖內或陰棚下堆放預貯。薯堆一般不高于0.5m,寬不超過2m。在堆中放適量的通風管,以便通風降溫,并用草簾遮光。預貯期間要視天氣情況,經常檢查剔除腐爛薯塊。
1.溝藏遼寧旅大地區在7月中旬收獲馬鈴薯,收獲后預貯在陰棚或空屋內,直到10月份下溝貯藏。溝深1~1.2m,寬1~1.5m,長不限,薯塊堆至距地面0.2m處,上面覆土保溫,覆土總厚度約0.8m左右,要隨氣溫下降分次覆蓋。溝內堆薯不能過高,否則溝底及中部溫度易偏高,薯受熱會引起腐爛。
2.窖藏西北地區多用井窖或窯窖貯藏。每窖可貯3000~3500kg,由于只利用窖口通風調節溫度,所以保溫效果較好。遼寧北部、吉林、黑龍江等地多用棚窖貯藏。
3.通風庫貯藏一般堆高不超過2m,堆內放置通風筒。也有的裝筐碼垛貯放,便于管理及提高庫容量。有的在庫內設置木柜,通風好,貯量高,但需要木材,成本高。不管采用何種貯放方式,薯堆周圍都要注意留有一定空隙以利通風散熱。
4.藥物處理南方各地夏秋季不易創造低溫環境,馬鈴薯休眠期過后,萌芽損失嚴重,為抑制發芽,可采用α萘乙酸甲酯或α萘乙酸乙酯處理,有明顯的抑芽效果。每10t薯塊用藥0.4~0.5kg,加15~30kg細土制成粉劑撒在薯堆中。約在休眠中期進行,不能過晚,否則會降低藥效。MH對馬鈴薯也有抑芽作用,但需在薯塊肥大期進行田間噴灑。用藥濃度為0.3%~0.5%,在收獲適期前的3~4周噴灑。如遇雨,應適當重噴。
5.輻射處理用2.064~3.87C/kg(8~15kR)的γ射線輻照馬鈴薯,有明顯的抑芽作用,這是目前貯藏馬鈴薯抑芽效果較好的一種技術。在劑量相同,劑量率愈高時效果愈明顯。經照射的馬鈴薯在常溫下能夠良好地貯藏幾個月。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