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秋作馬鈴薯生長期很短,管理較簡單,而經濟效益較高,是很多馬鈴薯產區菜農喜愛的作物。但是目前存在一些問題困惑著生產者。
一、產量不高秋作馬鈴薯一般畝產1000千克左右,高產的可達1500千克以上。產量不高除了天氣原因外,主要是種子攜帶病毒。秋作馬鈴薯大多數是用春季生產田里的食用商品薯做為種用,很多種薯已經明顯地感染了病毒。這樣的種薯在炎熱的秋季,很快表現出了病毒病的癥狀:葉片有黃斑、皺縮,植株矮小,產量當然不高。此外栽培地多用旋耕犁耕地,耕地深度一般不超過10厘米,加上連年施用過量的化肥,土壤板結現象極為嚴重。培土后,疏松的土壤全部培到了壟上,馬鈴薯的根系只能扎在堅硬的犁底層上。根系扎不深,影響了根系的生長發育,同時在堅硬板結的土壤中也影響了薯塊的正常膨大,產量自然不高。防止的方法是:秋作種薯應盡量用脫毒的陽畦薯。如用春作生產薯,應在田間挑選生長健壯、無病毒癥狀的植株做種用。栽培地應深耕,或用免深耕土壤調理劑在播種前噴施,促進深層的土壤疏松通透,打破板結。
二、青頭現象嚴重由于疏松的土層太薄,培土后的壟不可能很寬厚。因此塊莖一膨大,很容易露出土外,在光線的照射下,塊莖變成青頭。馬鈴薯變青后,有毒,不能食用,也不能做飼料,只能拋棄。這不僅降低了產量,也影響了商品質量。防止措施是:深耕土壤,或用免深耕土壤調理劑在播種前噴施,促進深層的七壤疏松通透,打破板結,培土時盡量培寬、培嚴,避免塊莖外露。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