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馬鈴薯塊莖經過休眠后,在4℃時芽眼可以萌發,以12℃~18℃的氣溫為最適宜,此時根發生早、數量多、芽茁壯。莖的伸長、匍匐莖的發生和葉片擴展,要求較高的溫度。塊莖的膨大要求較低的夜間氣溫,以12℃~14℃最適宜。夜間氣溫增高則糖分向塊莖的輸送減少,速度減慢。塊莖膨大最適宜的土溫是16℃~18℃;土溫為25℃以上時輸送到塊莖里的養分不用于積累,而用于芽的生長。特別是在土溫較高又逢干旱的情況下,常造成芽的萌發。在土溫為18℃~23℃,持水量60%~70%的條件下,塊莖在白天可增長5克,夜間增長1克。
馬鈴薯的發芽期生長要求黑暗,光線抑制芽伸長,促進加粗、組織硬化和產生色素。幼苗期和發棵期,長日照有利于莖葉生長和匍匐莖的發生。結薯期宜于短日照,成薯速度較快。在12小時日照下糖分向塊莖的輸送速度,比在19小時日照下快5倍。
馬鈴薯在發棵期要求土壤疏松透氣,以后也要求土壤見干見濕,經常保持土壤疏松透氣狀態。塊莖的生長要求土壤供氧充足最為重要。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