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筆者于壽光市孫家集咼宋臺村一大棚內發現,茄子缺鐵癥狀表現明顯。據該菜農反映,大約在3-5天前茄子植株新葉表現網狀黃化,其葉脈仍保持紫綠色,其它中部功能葉片和花果等均無異常表現。
據壽光蔬菜協會首席專家劉明杰分析,這是比較典型的茄子缺鐵癥狀。
一、缺鐵癥狀分析
鐵雖然不是植株葉片中葉綠素的組成部分,但是它是葉綠素形成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茄子植株缺鐵時,將會影響葉綠素的形成,只剩下胡蘿卜素,所以葉片呈黃色或網狀黃化狀。因為鐵在茄子各器官之間不易移動,缺鐵時幼葉葉肉先失綠黃化,葉脈仍為綠色,嚴重時整個新葉變為黃白色。因鐵在植株體內移動性小,新葉失綠,而老葉仍保持綠色。在大棚茄子生產中,缺鐵癥狀往往與缺鋅同時表現,所以說在補鐵的同時要注意合理配用鋅肥。
實際生產表明,茄子缺鐵失綠癥狀還與陰雨天氣有關,據筆者在該大棚中了解,因受10月1日這次連陰天影響,茄子植株頂部嫩葉黃化現象相比晴好天氣時有所加重;分析其具體原因是,在連續陰雨天氣里,幾乎沒有蒸發現象,土壤水分飽和,土壤中的二氧化碳不易向空氣中擴散而形成碳酸鹽,引起缺鐵失綠癥狀。這又被稱為“壞天氣缺鐵癥”,如果天氣轉晴,這種癥狀會明顯減輕,有的甚至會自動逐漸消失。
另外,該棚內茄子缺鐵還與氣溫、地溫降低有很大關系。由于當前正處于天氣轉冷階段,多數大棚還未上好草簾子,導致棚內溫度相對較低,地溫達不到理想標準。專家提醒茄子正常生長所需地溫應該在18-24℃,而該棚內的清晨氣溫卻只有8-10℃,氣溫和地溫的驟降影響了植株根部的吸收功能,尤其是對鈣、鐵、硼、鋅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大大減弱而導致這種癥狀。
因此,提醒廣大菜農朋友及早安裝草簾子,增強各項保溫措施保證棚室溫度。同時合理使用各種微肥,特別是鐵肥。
那么怎樣合理施用鐵肥呢?目前,較為有效的鐵肥是螯合鐵肥或硫酸亞鐵。如果沖施的話,由于亞鐵在土壤中會很快轉化成不溶性高價鐵而失效,因此,建議菜農采用葉面噴施法,這樣比土壤中施用更為有效。一般葉面噴施的濃度為0.2-1.0%的硫酸亞鐵溶液,由于鐵在葉片上不易流動,不能使整片葉片全部恢復綠色,只是著藥部位復綠(在生產中往往表現為斑點狀的復綠),所以要多次施用硫酸亞鐵效果才能明顯。
二、其它缺素癥
當茄子其它元素不協調時,也表現出一些不良癥狀影響植株正常生長。在此,筆者總結如下,供菜農參考并做出有效預防措施。
茄子缺氮癥――自下部葉開始,葉色淡綠色到黃色。缺磷癥――自生長初期長勢差,下部葉變黃褐色。缺鉀癥――下部葉的葉脈間出現淡綠到黃色斑點。缺鋅癥――頂部葉的中間隆起、畸形,生長差,莖葉硬。缺鈣癥――頂部生長發育受阻,葉脈間變黃褐色。果實容易發生頂腐。缺銅癥――整個葉色淡,上部葉多少有點下垂。出現沿主脈間小斑點狀失綠的葉。缺硼癥――莖葉發硬,葉硬梆梆的。嚴重頂葉變黃,生長發育受阻。果實受害顯著,近萼部的果皮受害,果實內部變褐,易落果。缺鐵癥――幼葉鮮黃色,根也易變黃。缺錳癥――中上部葉的葉脈間產生不明顯的黃斑和褐色斑點,易落葉。缺鎂癥――沿下部葉的葉脈變黃;葉脈間也有變黃的。
另外,當某些元素過剩時植株也會表現出不良癥狀。茄子銅過剩癥――生長受阻,同時上部葉淡綠。根變褐。錳過剩癥――下部葉的葉脈呈褐色,沿葉脈發生褐色斑點。硼過剩癥:從下部葉的葉脈間發生褐色的壞死小斑點,逐漸往上部葉發展。鋅過剩癥――生長發育受阻,上部葉易誘發缺鐵癥。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