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到10月中后期,由于氣溫的降低,茄子產量開始減少。可以在后期進行摘頂芽的方法,以促進果實的迅速膨大,有利于總產量的提高。在摘除頂芽時一定要注意多保留一到兩片葉片,并且也要將其它所有的側芽同時摘除。
要注意搞好白粉病、黃萎病、灰霉病、綿疫病的防治:
白粉病。在葉面上生形狀、大小不等的不規則形白粉狀霉斑,擴展后遍及整個葉面,致葉組織變黃干枯。發病初期及時噴灑15%三唑酮(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20%三唑銅乳油20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500-600倍液、50%硫磺懸浮劑300倍液等藥劑。其它如氰菌唑、翠貝等藥劑防治效果也很好。
黃萎病。成株多在坐果后開始表現癥狀,且多自下而上或從一邊向全株發展。葉片初在葉緣及葉脈間變黃,后發展至半邊葉片或整片葉變黃,早期病葉晴天高溫時呈萎蔫狀,早晚尚可恢復,后期病葉由黃變褐,終致萎蔫下垂以至脫落,嚴重時全株葉片變褐下垂以至脫光僅剩莖桿。本病為全株性病害,剖檢病株根、莖、分枝及葉柄等部,可見維管束變褐,但擠捏上述各部橫切面,無乳白水狀混濁液滲出,這有別于青枯病。發病后,用600倍百菌清和500倍多菌靈混合液灌根,每株500克以上。
灰霉病。葉緣處先形成水浸狀大斑點,后變褐,形成橢圓或近圓形淺黃色輪紋斑,直徑5-10毫米,密布灰色霉層,嚴重的大斑連片,整葉干枯。莖桿、葉柄染病也可產生褐色病斑,濕度大時長出灰霉。果實染病,幼果果蒂周圍局部先產生水浸狀褐色病斑,擴大后呈暗褐色,凹陷腐爛,表面產生不規則輪狀灰色霉狀物,失去食用價值。保護地可施用10%速克靈煙劑,每畝次250克,或5%百菌清粉塵劑,每畝次1公斤;也可在發病初期噴灑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50%農利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500倍液。
注意在茄子沾花時,在生長剌激素中加入0.1%的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50%農利靈可濕性粉劑。
綿疫病。10月多陰雨,綿疫病多發生。癥狀是病部表面長出茂密的白色棉絮狀菌絲,迅速擴展,病果落地很快腐敗。發病初期噴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40%三乙磷酸鋁(乙磷鋁)可濕性粉劑200倍液、72.2%普力克水劑700-800倍液、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14%絡氨銅水劑300倍液,隔7-10天1次,防治2次或3次,同時要注意噴藥保護果實。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