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泡蒜。把選取好的蒜頭放在清水缸中浸泡12~14小時,泡后的蒜皮用手摸有柔軟感即可。泡好的蒜頭撈出來放在簾上控水7小時后進行剜蒜。
2.剜蒜。挖掉蒜頭上的根盤和抽掉蒜頭里的蒜薹梗。剜蒜時可用扁平錐子或用釘頭打扁的長釘,插入蒜根里用力一別,根盤和蒜薹梗即可脫出,蒜頭也不會散。剜蒜可使蒜頭早出苗。
3.栽蒜。把處理好的蒜頭,緊密地栽到溫室栽培床上。排蒜前要平整床土,并用木板壓平。排蒜前為使土溫升高應曬土,所以最好在下午排蒜。排蒜時把蒜種按順序挨個排列,排列得越緊越好,并保持蒜瓣頂部平整。蒜頭間的空隙可用蒜瓣填充。每平方米用種蒜15~17.5公斤。如栽培床土較干燥,栽后應澆透水;如床土較濕潤,可曬1天,第二天澆水,然后覆蓋黃沙土3~5厘米。這樣生長的蒜苗嫩綠、白長、質量好。為充分利用溫室,可搭兩層栽培床。
4.澆水和上沙土。澆水要根據土壤含水量和蒜苗長勢靈活掌握。由于蒜苗生長以消耗自身營養為主,水分不宜過大,以防爛根。一般澆3水,第一次在栽蒜后,澆大水;第二次是在蒜苗出齊長到10厘米時,澆中水;第三次在收割前3~4天澆水。注意每次澆水量要依次減少,水量適當。如發現蒜苗尖端卷曲、葉發黃,則表明缺水,要局部補水,但水量不要太大。在第二層栽培的蒜苗,因空間溫度使水分蒸發快,澆水次數可稍多一些。為了增加蒜苗的蒜白長度,提高質量和減少水分蒸發,在澆水后,可分次培土2~3次,厚3~7厘米,培土應選取過篩和日曬的細沙土。
5.溫度管理。栽后要保持稍高的室內溫度,以利蒜出芽和蒜苗生長。晴天溫度保持在25℃~27℃,陰天保持在14℃~15℃,收割蒜苗前將溫度降在10℃~20℃。若溫度過高,蒜苗生長快,葉纖維細而黃綠,嚴重時葉失水萎蔫,質量差,產量低,而且影響二刀產量;若溫室溫度低于15℃~18℃,蒜苗生長緩慢,影響產量。冬季溫室栽培蒜苗以保溫為主。
6.割蒜苗。溫室蒜苗在適宜溫度下管理20~30天、蒜苗高達30~35厘米便可收割頭刀。割頭刀后,再經20多天,蒜苗高達30厘米時割第二刀。每公斤種蒜收割兩刀,可產蒜苗1~1.2公斤。割頭刀時,可在離蒜頭頂0.5厘米處下刀,以免影響下茬蒜苗生長。蒜苗頭刀收割1~2天,待出新芽后再澆水,以便傷口愈合,防止腐爛。割蒜苗時間最好在早晨,早晨割蒜苗產量高,質量好,便于及時供應市場。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