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根據萵筍生物學特性,選擇具有適應我市氣候生態遺傳基因的優良品種和順應自然條件、趨利避害、增溫保濕、降溫保濕等技術使其生理生態平衡,實現四季栽培。
(1)品種與栽培技術配套;
(2)根據“春淡”栽培的氣候特點和萵筍生物學特性,采取措施合理地把地膜覆蓋栽培技術應用于喜涼萵筍的干熱季栽培,填補了我市萵筍栽培技術空白。
(3)提出了系統的四季規范栽培技術,已獲得顯著經濟效益。春萵筍:選用掛絲紅、一號園葉、尖皺葉等品種進行育苗移栽9月下旬至10月播種,苗齡30-40天,可進行分期排開播種定植。基肥用4000千克/666.7平方米農家肥,前期追肥促進營養生長,栽植密度5000-5500株/666.7平方米,行株距33×33或30厘米,莖膨大期用尿素35-40千克/666.7平方米,重施兩次催莖肥(有條件宜再加硫酸鉀15-20千克/666.7平方米配成復混肥液追施)。生長期間注意用1/600瑞錳鋅1/1000撲海因1/1000粉銹寧防治霜霉、灰霉、菌核和白粉病。夏秋萵筍:選用苦荬葉、渡口柳葉、一號園葉(秋用)。播前浸種催芽,夏萵筍3-6月,秋萵筍7月上、中、下旬高畦直播,宜30千克/666.7平方米施三元復合肥做基肥。播后須暫用遮陽網或篙桿覆蓋保濕促苗,出苗后及時間苗、定苗、追肥集中于前期施用促成健株,莖膨大期重施一次催莖(肥用量同春萵筍),封畦后不再追肥。注意用1/1000植病靈防治病毒病,用1/1000辛硫磷防治地下害蟲,其它病害防治同春萵筍。冬萵筍:除8月至9月上旬播種外,其它管理同春萵筍。“春淡”萵筍:選用尖皺葉、苦荬葉、一號園葉。采取冬延后晚熟栽培或春季早熟栽培兩種技術。早熟栽培二月上、中旬播種,用溫水浸種催芽后直播,宜用地膜覆蓋栽培、前期增溫保濕、后期降溫保濕、出苗后應及時破膜通風、間苗、定苗、注意保持膜下土壤水份。其它密植、施肥、病蟲防治技術同夏秋萵筍。以上技術適用于我省和長江流域十余省(區),在年平均溫15℃以上地區,播種期酌情推遲15-20天。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