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對照黃鱔的生物學特性而采取相應的養殖措施。那么,我們就必須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尋求較好的養殖方式,也就是尋找最適合黃鱔生物學特性且又較為易于操作的養殖方式,我們需要作大量的試驗。而最初的養殖方法通常都是笨拙的、費力的,久而久之,我們的方法就能得以大幅度的改進,操作簡便了,飼養輕松了,而成活率也更高了。但是,如果我們是獨自鉆研,自主摸索,要想使自己的技術大幅度的得以提高,恐怕得在數年之后。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虛心學習他人的成功經驗,是我們迅速掌握正確的養鱔技術的關鍵。我公司的養鱔技術水平能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除了我們自己多年刻苦鉆研,不斷改進飼養方法,還與我們善于向別人學習有關。為了學習他人的點滴經驗,我們甚至跑遍了全國的各個黃鱔主產區。就是時至今日,我們仍然每年花上萬元的考察學習費而抽出時間外出考察學習。我們非常感謝那些給我們熱情接待并認真傳教真實技術的專家、教授及養殖場主,同時我們也對湖北武漢等地的一些所謂信息單位的騙人行徑表示極大的不屑和憤慨。他們掛靠或租住在××大學,打著“科技公司”、“研究所”等種種招牌,鼓吹其種苗“從產卵到長至1公斤,約需7個月”。而為何在武漢水產市場同樣是1斤以上的黃鱔難尋其跡,而當問及兩斤(1公斤)重的黃鱔時,鱔魚老板們都異口同聲回答:“前幾年曾經收到過,非常罕見!”而對于飼養技術更是違背科學胡亂吹噓:“1平方米投放種苗1公斤,可產鱔20公斤,捕大留小,一次引種,終身受益。”甚至鼓吹用“米飯、米糠、麥麩”等投喂,“幾個月就長得又肥又大,大的約有1公斤重”。我們想,凡是有一點點養鱔基礎,對黃鱔稍有認識的讀者,都應該是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破綻。但美麗的謊言往往具有相當的誘惑力:我們接待的學員中,有不少人都從湖北武漢等地引進過幾十上百公斤的所謂“特大黃鱔”種苗,而他們都無一例外地遭遇了全軍覆沒的悲慘結局。因此,我們在虛心學習他人經驗的同時,一定要注意識別,以免上當受騙。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