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泥鰍的繁殖
泥鰍二齡成熟即開始產卵,成熟的雌鰍肚大腹圓,無異形,胸鰭圓滑,個體大于雄鰍。雄鰍個體不肥不大,較平扁。泥鰍的生殖期一般在4月~8月,5月~6月水溫在25℃時是產卵的盛期。
泥鰍的自然繁殖方法簡便,開春后,修理好魚池,用生石灰消毒,注入新水,待藥性消失后,將親魚按雌雄比1∶2~3放入池中,每平方米放300克左右,當池水溫度上升到20℃時,開始放入魚巢,并注意檢查清洗其上的泥塵污物,以免影響泥鰍產卵時黏附效果,泥鰍喜在雷雨天或水溫突然上升的天氣產卵,產卵多在清晨開始,至上午10時結束。產卵后要及時取出粘有卵粒的魚巢,另池孵化,以防親魚吞食。同時補放新的魚巢,讓未產卵的親魚繼續產卵。產卵池要防止蛇、蛙、鼠等為害。
泥鰍的人工繁殖與家魚相同,使用的催產劑種類與劑量按每條雌鰍計分別為:鯉魚垂體0.51個或青蛙垂體2個~3個,絨毛膜促性腺激素10國際單位~15國際單位。雄鰍劑量減半。溶劑注射量為0.1毫升~0.2毫升,采用1毫升的注射器和4號針頭注射,注射部位為腹部中線,胸、腹鰭之間,也可背肌注射,因泥鰍喜鉆動,注射時可用濕布包住(露出注射部位),注射后放入產卵池中,此后的工作與自然繁殖相同。水溫20℃~25℃,經10小時~20小時就會發情產卵。若采取人工受精,可將已注射催產劑的雌雄泥鰍分別暫養于小池或網箱中,水溫18℃~25℃,經10小時~15小時,輕壓雌鰍腹部有卵粒流出,即可采用干法進行人工受精,操作方法與家魚相同。卵粒經人工受精后隨即上巢。其方法是:取清水一桶,將魚巢平鋪桶底,然后一人輕輕抖動魚巢,同時攪動水體,另一人徐徐將卵倒入桶中,使卵粒均勻上巢,上巢后再轉入孵化池中孵化。泥鰍的卵灰黃色,受精卵在水溫20℃~30℃都能正常孵化,一般2天左右即可孵出魚苗。用小容器靜水,勤換水(每天2次)孵化效果好。每升水放卵400粒~600粒為宜,孵化時要避免震蕩,孵化中可用0.1毫克/升孔雀石綠溶液進行消毒,以防寄生水霉。
二、泥鰍苗種的培育
剛孵出的鰍苗不能自由活動,以卵黃為營養。在池中孵化的鰍苗一般留在原池培育,水深保持20厘米~30厘米,每平方米密度以500尾~1500尾為宜。鰍苗孵出3天開始攝食,此時應投喂煮熟研碎的蛋黃或魚粉懸浮液,一日數次,投喂量以1小時吃完為宜。過2天~3天改喂水蚤、輪蟲、搗碎的絲蚯蚓或蠶蛹等。經10天培育,鰍苗長到1厘米時,可轉入鰍種培育池中飼養,過1個月鰍苗長到3厘米時則可直接放入稻田、池塘、坑凼中進行成鰍飼養。
三、成鰍的飼養
成鰍的養殖方式很多,可采用池塘養殖,也可稻田養殖。池塘養殖土質以泥底為好,地勢要高,防止泥鰍逃逸,面積150平方米~250平方米,水深45厘米,進排水方便,鰍種放養量37.5尾/平方米為宜,可混養少量的鰱、鳙魚,既可充分利用池中天然餌料,調節水質,又可提高經濟效益。水面上要兼養藻類、水浮蓮等水生植物,或用樹枝、水草等物蓋在水面上遮陽,并要投喂米糠、豆渣、麩皮等,為增加餌料生物,可在池中安裝數只黑光燈誘蟲作補充餌料。池子要經常性地加水或換水,嚴禁農藥和化肥流入池內,5月~9月份氣溫上升到25℃~28℃時,泥鰍十分活躍,要保持水肥餌足,當水溫超過30℃時,泥鰍鉆入泥中避暑,這時更應勤灌新水,以增加水中氧氣和調節水的溫度。稻田養鰍要選擇保水性能好的田塊,夯實田埂,并在田中開幾條溝或幾個坑,以利于投餌、捕撈,并在注、排水口安裝防逃網,泥鰍在稻田中主要捕食水蚤、絲蚯蚓等,可采取施肥的方法繁殖天然餌料,也可輔投一些養魚飼料。
四、泥鰍常見病的防治
1.寄生蟲病鰍苗階段常見的有車輪蟲、三代蟲等,被寄生蟲侵襲的泥鰍常浮于水面,急促不安,或在水面上打轉,治療時每立方米水體用0.7克硫酸銅、硫酸亞鐵(5∶2)合劑全池潑灑或每立方米水體用晶體敵百蟲0.5克全池潑灑。
2.氣泡病鰍苗階段由于氧氣或其他氣體過多,易引發此病。鰍浮于水面,肚皮鼓起出現氣泡。每畝用食鹽4千克~6千克全池潑灑,也可注入新水或泥漿水治療。
3.赤鰭病此病危害極大,泥鰍感染后,鰭、腹部皮膚及肛門周圍充血、潰爛,尾鰭、胸鰭發炎爛掉,可用每立方米水體溶解20克呋喃奈斯藥浴1,5分鐘~20分鐘,或用0.04%(藥物占鰍體的比例)的呋喃奈斯拌入餌料連喂3天,也可每立方米水體用1克的痢特靈或漂白粉全池潑灑。
五、成鰍的捕撈
當泥鰍每尾長到15克~20克時,便可起捕上市。一般每隔兩個月放干水起捕一次,捕后加足水,一般每畝可產成鰍1000千克。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