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2000年11月,筆者在廣東梅州利用80畝池塘,用澗水養殖雜交鱘(史氏鱘又達氏鰉)。經過180天飼養,平均畝產達831.25千克,取得比較好的經濟效益,現將1號塘養殖過程要點總結如下:
1.池塘及水質池塘規格為4畝,塘底為沙質,每口塘設有獨立進排水口及固定投餌點,投餌點底部為水泥混凝土底,并抹光滑,面積以6~8平方米為宜,上面設有遮蔭網。每口塘配備有2臺0.9千瓦(EORO-2型)意大利式增氧機。水源為自流山澗水,周年水溫在18~24℃,且水量充沛,水質清新、無污染。
2.放養放養前每口塘用石灰徹底消毒,經試水安全后才投放鱘魚種,放養密度為700尾/畝,放養的當日要用30%食鹽溶液泡魚體消毒。
3.管理下塘鱘魚個體已長至25厘米以上,可以攝食沉水性配合飼料(粗蛋白含量≥35%),投喂前先用毛刷涮干凈食臺地板。在投喂過程中,要定期在飼料中添加0.5%大蒜素和土霉素(50千克餌料拌100克),投餌率為:魚體重50~200克,投餌率為10%~4%;魚體重200~1000克,投餌率為4%~2.5%;1000克以上為2.5%~1%,以20分鐘內吃完為宜。
鱘魚對溶氧要求比較高,對急劇溫差變化適應性差。日常管理,要確保水中溶氧高于5ppm,水質要清爽。遇到暴風雨,溫差驟變,氣壓降低,要多加巡塘,觀察,并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
在池塘養殖鱘魚過程中,要每隔30天,用網捕撈一次,把那些瘦弱的鱘魚選出來,專池專料培育復壯,之后再下塘養殖,這是保證鱘魚池塘養殖高產的重要技術措施。經過專池培育,瘦弱的鱘魚可達到70%開口食料并復壯。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