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雌性歐洲鰉和雄性小體鱘的雜交后代,其軀體延長,背部黑色,腹部白色,被5行骨板,具有生長速度快、飼料轉化率高、抗病力強、營養價值高、肌肉無雜刺等特點,近年來逐步得到消費者的青睞,市場需求量較大。筆者在閩中山區利用養鰻場的水泥池進行流水養殖雜交鱘成魚試驗,采用現場加工軟顆粒飼料進行投喂,試驗魚池6口,養殖總面積達1200平方米,成魚平均產量為13.87kg/平方米,飼料系數1.21,養殖成活率97%,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一、養殖條件
養殖魚池6口,每口魚池面積為190平方米~210平方米,原為養殖鰻鱺的水泥池,池深1.3m,水深0.9m~1m。水源為自流山澗水,水質清新且無污染,水量充足,溶解氧含量達6mg/L以上,全年水溫范圍在6.5℃~27℃之間,水體透明度0.8m~1m,pH范圍6.8~7.0。
二、魚種放養
1.魚種來源由北京調進雜交鱘水花,在本場魚種池經人工馴化培育至體重100g~150g的規格,完全適應投喂配合飼料后再定池進行成魚流水養殖。
2.魚種進池魚種出池前應停食1天~2天,再將不同規格的魚種區分開,并選擇規格整齊的魚種放養在同一成魚池中養殖。魚種出池操作過程中,應首先降低水位至水深0.1m~0.15m,保持進水口不斷進水,使魚種池內形成低水位流水,操作人員再徒手將魚種捉入直徑0.7m、深0.2m的盆內,分別帶水放入成魚池中,放養密度為10尾/平方米。
三、飼養管理
1.飼料投喂選用優質原料加工制成含水率約30%的軟顆粒飼料,飼料配方:紅魚粉38.5%、淀粉18%、酵母5%、面粉7.5%、膨化大豆10%、豆粕16%、多礦粉2%、添加劑3%,蛋白質含量達38.7%。飼養前期,選用顆粒飼料直徑為2.5mm~3mm的配合飼料;飼養后期,選用顆粒飼料直徑為4.5mm~5mm的配合飼料。日投餌率根據魚體大小、水溫、溶解氧含量及天氣變化情況等加以確定,一般情況下二齡魚的日投餌率在4%~5%,并在每天早晨日出前和傍晚太陽下山后各投喂1次,每次投喂量以投喂半小時后檢查是否有剩料而隨時加以調整,同時通過觀察魚體對飼料消耗量的變化情況來及時發現魚體活動、生長等情況是否正常,以便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
2.日常管理每天巡池3次~4次,注意觀察雜交鱘的攝食、活動情況,以及天氣、水溫、水流量等變化情況;定期檢查雜交鱘的生長情況;及時調整分配給各養殖池的流水量,使池水的交換量控制在3小時~4小時達到一個全量,可保證池水良好的供氧條件;經常檢查進、排水口有無堵塞,保證水流暢通、均衡;每天排污2次~3次,及時撈出病魚和死魚。每池配備功率為650W的水車式增氧機1臺,當水源水流量不足時可保證開動增氧機輔助增氧。
3.魚病防治雜交鱘發病較少,魚體規格為體重30g~40g時有發病,而魚體規格為體重50g以上時則較少發病。對于車輪蟲病、小瓜蟲病、指環蟲病和腸炎病等,可分別采用0.7ppm硫酸銅全池潑灑后浸浴魚體10小時防治車輪蟲;0.3ppm瓜蟲敵殺(有效藥物成份為檳榔)防治小瓜蟲;0.5ppm敵百蟲防治指環蟲;每50kg飼料中添加大蒜素100g制成藥餌后每月投喂3次,每次連續投喂3天防治腸炎病。流水養殖雜交鱘的過程中,很少因為發生魚病而造成大的損失。
四、養殖結果
規格為體重125g~150g的雜交鱘魚種于3月20日~21日放養,養殖周期為295天~316天,體重平均達到1429.9g,最大個體體重達2150g,群體增重倍數10.3倍,養殖成活率97%,成魚平均產量為13.87kg/平方米,飼料系數1.21。
五、分析與討論
1.試驗表明,采用流水池養殖雜交鱘具有占地面積小、產量高、管理方便等特點,是一種高效節能的養殖方式。作為養殖對象,雜交鱘具有個體大、生長快、一齡后個體抗逆性較強等特點,但也有高耗氧率、易窒息死亡的不利因素,采用流水養殖可以較好地解決池水溶解氧含量不足的問題。
2.養殖過程中,全年水源水溫為6.5℃~27℃,夏季池內最高水溫達30℃,在沒有任何遮陽措施的情況下,閩中山區利用養鰻場的水泥池進行流水養殖雜交鱘成魚能夠安全渡夏。但是,夏季高溫季節應盡可能加大流水量,降低日投餌率,甚至可停止投喂飼料,以降低高溫給雜交鱘造成的不適反應。
3.雜交鱘軀體被5行骨板,有別于其他養殖魚類,魚體游泳能力較差;同時,骨板有棱角,魚體轉塘、成魚出塘等操作時容易造成魚體機械性損傷,切忌用魚網捕撈。試驗中采用降低池水水位至水深0.1m~0.15m,進水口不斷進水形成低水位流水,徒手捉魚,每次捕捉1尾,運輸魚體的工具選用寬大的盆狀容器且帶水挑運,可有效地避免魚體由于操作而引起的損傷。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