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日本對蝦在我國已有多年的養殖歷史,以前多采用圍塘與貝類等混養的方式,畝產只有20kg~25kg左右,養殖產量一直沒有大的突破。2005年,和舟山市綠源水產養殖公司采用圍塘進行日本對蝦精養高產技術研究,養殖畝產量達到366.87kg,經濟效益十分顯著。
一、養殖池概況
養殖池為175m×17m的方形圓角池,池深1.8m,尺深1.5m以上,排水采取鍋底型中間排污,每池面積300平方米。
二、養殖前的準備工作
養殖載體的消毒處理包括池塘消毒和養殖用水的消毒。在放苗前的20天~30天應進行清池消毒,進水20cm~30cm,用5kg/畝~6kg/畝的二氧化氯兌水全池潑灑,2天后排干池水,用生石灰120kg/畝~150kg/畝兌水全池潑灑;養殖用水除經過30mg/L~50mg/L的漂白粉消毒以外,在養成期每旬使用0.3g/L~0.4g/L的二氧化氯進行帶水消毒。
二、蝦苗放養
蝦苗是圍塘對蝦養殖的關鍵,苗種是否健康直接關系到對蝦養殖的成功率和養殖成活率。于2005年5月30日放養日本對蝦苗種,每池放養苗種3.6萬尾,蝦苗平均體長0.8cm。
四、養殖管理
1.科學投喂在養殖的全過程中使用優質對蝦配合飼料,餌料系數為1.55。每天飼料投喂次數為:養殖前期5次,養殖中期4次,養殖后期3次。飼料沿蝦塘四周投喂,投喂量通過檢查飼料臺,根據對蝦的攝食情況,結合理論上的投喂量綜合考慮來確定。每口塘設1~2個飼料臺,沉于攝食區,每次每個飼料臺投放飼料約占投喂量的1%,一般以投喂2小時內對蝦攝食完為準。
2.水環境理化因子控制水環境理化因子控制指標為:pH8.0~8.6,D.O>4mg/L,氨-氮<0.6mg/L,底層水含硫化氫<0.01mg/L,透明度控制在30cm~60cm。在養殖過程中,根據蝦池水質狀況每天添加經過消毒的海水10cm~20cm。每周施用1次有益微生物凈水劑,以促使水中有益微生物形成優勢種群,維持藻相平衡,達到抑制有害藻類繁殖、降低水中氨態氮和亞硝酸態氮含量、增加溶解氧的作用。每旬潑灑10mg/L~15mg/L沸石粉或生石灰等水質改良劑,以調節池水pH,達到凈化水質、穩定微生態環境、優化底質的作用。對蝦高密度養殖,必須科學使用增氧設備,養殖前期每天開機時間10小時,養殖中期每天開機時間20小時,養殖后期每天開機時間24小時,以保證池水中有充足的溶解氧含量,促進對蝦的食欲和生長。
3.病害防治圍塘對蝦養殖成敗的關鍵在與對蝦病害的防治,必須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在保持池塘微生態環境穩定的條件下,從養殖載體、對蝦苗種、養殖飼料三個源頭來切斷對蝦致病病原體的傳播途徑,以達到對蝦健康養殖的目的。
五、養殖結果
于2005年9月8日開始起捕,到10月28日結束,共起捕日本對蝦折合畝產為366.85kg,平均起捕規格達到100尾/kg左右,平均養殖成活率約為45.83%,平均銷售價格96元/kg,實現畝產值35219.57元,畝盈利26813.45元。
六、討論
1.該養殖方法集約化程度較高,人為控制能力強,可以實行工廠化管理,清潔化生產,符合當前水產養殖的發展方向,而且養殖非常成功,能夠達到高投入、高產出和高效益。
2.采用圍塘進行日本對蝦高密度養殖,在保持池塘微生態環境穩定的條件下,通過對養殖載體、對蝦苗種、飼料三個源頭的控制來切斷對蝦致病病原體的傳播途徑,可以有效預防蝦病,達到對蝦健康養殖的目的。
3.筆者認為,海水圍塘對蝦養殖必須依托科技的力量,按照生態學和水產養殖學原理摸擬生態平衡,結合池塘標準化建設,切實做好池塘養殖結構的、環境的和生物的綜合調控,切實加強對養殖載體進行水質處理,改善生態養殖環境,推廣應用針對不同養殖品種的全價配合飼料以及采用生物制劑對圍塘對蝦養殖病害加以防治等,從而在綜合養殖高產池塘人工生態系統中最大限度地實現整體結構合理、功能協調、資源再生、良性循環,達到優質、高產、高效和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