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近幾年來,南美白對蝦養殖者為獲得高產量、高效益而不斷增加苗種放養密度,產生了各種各樣的危害,有些甚至導致養殖失敗,損失慘重。因此,筆者將在無公害對蝦養殖實踐中南美白對蝦放養密度過大的危害分析及采取的一些做法介紹如下,供大家參考。
一、南美白對蝦放養狀況
當前,養殖南美白對蝦的放苗量越來越大,一般都在5萬尾/畝以上,10萬尾/畝也很常見,有的甚至高達30萬尾/畝。但是,放苗量究竟是否合理,絕大部分養殖者不清楚,更沒有考慮過放養密度過大會對養殖和環境造成危害,究其原因:一是養殖者沒有按照蝦苗放養的方法來確定放養密度,盲目跟從,以致放苗量過大;二是養殖者片面認為產量越高則利潤越大,用增加放養密度的方法可獲取高產;三是近年來小規格南美白對蝦(120尾/kg左右)的價格有所回升,部分養殖者變換養殖方式,以小規格南美白對蝦為銷售對象,為獲高產量則大量投放蝦苗而往往超過了池塘的允養量。
二、放養密度過大的危害
1.影響南美白對蝦的生長與成活一是南美白對蝦攝食時喜歡抱料到別處吃,放養密度過大則蝦體間沒有空間或互相碰撞,使蝦體攝食不到飼料或吃不飽,最終導致南美白對蝦生長緩慢;二是放養密度過大,南美白對蝦正常需氧量超過水體中溶解氧的含量,而南美白對蝦長期處于缺氧狀態就會影響生長;三是放養密度過大,體質強壯的蝦體攝食多,生長快,并且不斷爬行、游動而干擾體質差的南美白對蝦攝食,造成養殖對蝦的規格不整齊,個體相差過大,甚至出現"互殘"現象,降低了養殖成活率。
2.增加養殖成本且利潤降低由于放養密度過大,南美白對蝦游動將水體搞渾濁或帶起泥塵而掩蓋了飼料,同時,蝦體攝食時互相碰撞,不能攝食或浪費飼料,增加了養殖成本;放養密度過大,南美白對蝦生長緩慢,特加是養殖后期生長慢,投入飼料量大而浪費量也大,養殖時間越長則成本越大。在養殖過程中,過高的養殖密度導致餌料系數一般都超過1.3。此外,養殖成活率低也增加了苗種成本,利潤降低。
3.降低產品質量和影響經濟效益放養密度過大,南美白對蝦活動時互相碰撞,或受燈光、捕撈等刺激跳動,相互刺傷蝦體,使產品質量降低,特別是受傷的蝦體容易感染細菌,全身布滿黑點,消費者不敢購買而影響產品銷售和養殖的經濟效益。
4.引起蝦病頻發近年來,放養密度過大已成為南美白對蝦養殖周期內發生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具體表現為:放養密度過大,蝦體互相刺傷,病害入侵蝦體而引發蝦病;放養密度過大,蝦體互相碰撞而影響攝食,引起蝦體營養不足,體質減弱,產生疾病;南美白對蝦大量的排泄物、殘餌和蝦殼、浮游生物的尸體等不能及時分解和轉化,產生非離子氨、硫化氫等有毒物質,侵害南美白對蝦而引發蝦病;大量的有機物質不斷沉積在池底,南美白對蝦活動空間越來越小,溶解氧不足,使南美白對蝦代謝和抗病能力差,一旦生態環境變化就會暴發蝦病。
5.污染環境放養密度過大,池水中大量的有機物質不能分解、轉化而沉積在池底,通過換水排出又污染池塘周圍的環境,特別是發生過蝦病的池塘,排出的水體帶有病毒、細菌,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更嚴重。
三、對策與措施
1.采用"尾/立方米"為單位來代替"萬尾/畝"為單位計算池塘養殖的苗種放養密度,計算比較準確,可以確保放苗準確,避免放養密度過大。傳統養蝦以"萬尾/畝"來計算放苗量,注重面積,對水體體積考慮不夠細,然而,由于南美白對蝦分布在各水層,養殖空間大,在同樣條件下一定水深(0.8m~2.2m)的范圍內,水深與畝產量成正比,即同樣面積的池塘養殖同樣規格的蝦苗,因水深不同,畝產量也不同。如:面積為1畝的池塘,養殖規格為80尾/kg的南美白對蝦,池塘水深0.8m以下的只能養蝦400kg/畝左右;池塘水深為1.6m以上的養蝦可達850kg/畝以上。若按放養密度4萬尾/畝~6萬尾/畝來確定放養密度,則放養量不夠或超過池塘允養量。
2.選擇池塘最佳放養密度放養蝦苗,避免放養密度過高。獲得最高產量時產值雖然最高,但并不等于效益最佳,最佳效益應是用最低成本取得最高利潤時的效益,所以應把最佳效益時的養殖密度作為最佳放養密度。一般來說,確定最佳放養密度和放養量,必須根據市場對商品蝦規格的要求,結合自己的池塘條件、養殖技術水平、設備等養殖條件,進行科學分析而加以確定。具體工作包括:池塘條件的測定,包括池塘面積、水深、總水體量和進排水設施、增氧設備狀況;進行市場預測,分析商品蝦的價格,確定養成規格;篩選優質蝦苗,以確保養殖成活率;總結和分析過去養殖的成效,找出合理的放養密度,逐步確定最佳放養密度。在一定的條件下,單位水體的允養量(kg/立方米)是不隨水深的變化而變化的,通過多次產量設計進行養殖試驗,按公式"放養密度(尾/立方米)~產量(kg/立方米)×養成規格(尾/kg)/成活率(%)"計算,就能找出符合自己池塘條件的某種規格的最佳放養密度。筆者在養殖過程中發現,養殖規格為60尾/kg以下的南美白對蝦,產量0.5kg/立方米~0.6kg/立方米為好;養殖規格為70尾/kg左右的南美白對蝦,產量0.75kg/立方米為好;養殖規格為80尾/kg的南美白對蝦,產量0.85kg/立方米為好;若測試蝦苗成活率為60%,則放養密度分別約為55尾/立方米、87尾/立方米、113尾/立方米。
3.及時調整蝦體的活動空間,減輕危害程度。當南美白對蝦生長到一定的規格后,發現其生長緩慢、易缺氧、受傷增多時,應考慮池塘養殖南美白對蝦是否過密,再及時采取相應措施。一是對于池底有機物質沉積多、能增加水深的池塘,可機械吸污、排污,最大限度地加深池水,擴大對蝦活動空間;二是若有未放養的池塘或密度小的池塘,可用大繒網、圍網等網具把一部分蝦體移人空塘和密度小的塘;三是對于可上市銷售的對蝦,應捕撈部分對蝦上市銷售,以使其它的蝦體能盡快養殖到高規格,注意移動對蝦前應停止投喂,選擇陰天進行捕撈,并避免強光下操作。
四、小結
在養殖南美白對蝦的過程中,用"尾/平方米"為單位計算放養密度和放養量,同時要改變傳統的觀念,不以最高產量、最高產值為目標,而應以獲得最佳的經濟效益為目標,選用最佳的放養密度和放養量養殖,可保證南美白對蝦有一個良好的生長發育空間,并減少病害的發生。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