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淡水龍蝦低脂肪低膽固醇高蛋白,營養豐富,滋補保健,體大肥美,一般個體重100~200克,最大個體可達500克左右,生長快,產量高,當年放養當年既可收獲,每畝鮮蝦產量達500公斤左右;適應性強,能忍耐惡劣的氣候環境,在水溫3~35℃之間均能生存,食性雜,既吃動物性餌料,也吃人工配合餌料和腐殖質,且粗生易養,人工飼養淡水龍蝦是廣大農民朋友又一致富好途徑。
1.池塘建設
淡水龍蝦喜棲息于水質清新、溶氧豐富的水域環境。因此,建設池塘應選擇通風向陽、水源充足、無污染源、注排水方便的地方。每口池塘以2~8畝、水深1~1.5米為宜,池底為泥沙且平坦,整個池塘要求不漏水。池塘的進、排水口要安裝過濾網,防止野雜魚等有害生物進入。池塘埂四周要有50厘米高的防逃設施。池內四周要放養水草或水葫蘆、水浮蓮等水生植物,其覆蓋面一般為池塘水面的1/3,池內應投放一定數量的石塊、瓦片等遮蔭物,以供龍蝦隱蔽棲息。
2.清塘消毒
一般新建龍蝦池可用生石灰帶水清塘,每畝用量100公斤。若利用舊池塘養龍蝦,一定要干塘消毒,除潑灑生石灰外,還要徹底清除塘中的鯰、鰍、黑魚和蛇、鼠等敵害。
3.蝦苗放養
蝦苗放養前10~15天,每畝池塘追施200公斤左右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培肥水質。放養蝦苗的時間宜在3~5月,選擇晴天的早晨或傍晚進行,并注意溫差。若溫差大,要先用少量池水徐徐加入運苗容器內調節水溫,容器內的水溫與池水溫度接近時,再將蝦苗輕輕放入池中,以防蝦苗”感冒”。蝦苗的放養規格一般為3~5厘米,放養密度每畝3500~4000尾;如蝦苗較小,可適當增加放養量,同一池塘放養的蝦苗規格要求整齊一致。
4.精心投餌
放苗后3天內,投以絞碎的小雜魚和碎肉為主,在以后的1月內投放小雜魚、下腳肉或人工配合餌料;待蝦苗長至6~7厘米時,可全部投喂軋碎的螺螄、河蚌及適量的植物性餌料。日投喂量以吃飽、吃完、不留殘餌為準,一般中、小龍蝦按體重的15%~20%投喂,成蝦按體重的5%~10%投喂。每天早、晚各投喂一次,晚上投全日量的70%~80%,餌料應投在池塘四周淺水處,龍蝦集中的地方可適當多投,以利其攝食和飼養者檢查吃食情況。
5.加強管理
淡水龍蝦生長快,新陳代謝旺盛,耗氧量大。因此,池塘水質要經常保持清新,一般每周需加水15~20厘米深,確保水質活爽,并有足夠的溶氧,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5厘米左右。在日常管理中要勤檢查、勤巡塘、及時清除池中青苔;經常檢查進、排水口的過濾網,防止由于過濾網破損而使龍蝦外逃或野雜魚等有害生物進入,當遇到雷雨悶熱天、連陰雨天等惡劣天氣時,要減少或停止投餌;當天氣過熱過冷時,應適當加深池水,以穩定池底水溫。同時,還要經常觀察淡水龍蝦的攝食和活動、生長、脫殼等情況,以便及時采取必要的技術措施。如發現龍蝦反應遲鈍、游集到岸邊、浮頭并向岸上攀爬時,說明嚴重缺氧,要及時注水或開增氧機增氧。
6.病害防治
淡水龍蝦放養密度較大,病害較多,要注意防治。一是蝦殼病。該病是由于龍蝦受到甲殼質分解細菌侵襲,引起真菌感染所致。通常蝦殼邊緣或頂部最易受到侵襲,細菌能迅速通過表皮進入體內,引起內部受傷。可用0.9ppm孔雀石綠和2ppm福爾馬林液混合給龍蝦浸洗,藥浴20~30分鐘。二是黑穗病。主要由水質污染、霉菌感染所引起。其癥狀是鰓由紅色變為褐色或淡褐色,直至完全變黑,引起鰓萎縮。防治方法是:把病龍蝦放在2~3ppm咔喃唑酮中浸洗2~3次,每次8~10分鐘,或用10ppm亞甲基藍全池潑灑。三是纖毛蟲病。主要為聚縮蟲、鐘形蟲等,附生在龍蝦的體表、附肢、眼和鰓上,感染嚴重時,可使龍蝦煩躁不安,在池邊頻頻游動,妨礙攝食、蛻殼和生長。如在鰓上大量附生,可引起龍蝦缺氧窒息死亡。一般可采取灌注新水、保持池水清潔衛生來進行預防。治療可用0.4ppm硫酸銅溶液浸洗病龍蝦5~6小時,每個療程連續3~5天。
7.適時收獲
淡水龍蝦生長快,一般3~4月放養,10~11月即可收獲。收獲時,可采取干塘或圍網的方法于傍晚進行一次性捕撈。若要分期分批上市,可采取撒網捕撈。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