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河蟹的常見病害及防治技術是目前養蟹生產者頗為頭痛的技術難點之一。為了幫助農民朋友識別不同蟹病的癥狀,弄清發病的原因及其蟹病防治實用技術,本刊將連續發表安徽水產學校毛載華老師關于“河蟹的常見病害及防治技術”。作者,1988年畢業于上海水產大學,在任教的同時,潛心鉆研河蟹的育苗、生產及蟹病防治技術,現任該校培訓中心副主任兼《安徽水產科技》副主編。本次發表的文章,包括14種常見蟹病的病原體、發病原因、癥狀及流行情況、主要防治技術等。從本期開始,擬分四次連載,供養蟹朋友們參考。
河蟹肉味鮮美,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近年來,養蟹業發展迅速。由于放養密度高、投餌量大以及河蟹自身排泄物等因素的影響,造成水質敗壞,病害不斷。本文分析了河蟹常見病害的癥狀及發病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解決方法,僅供參考。
一、纖毛蟲病
1.病原體:主要是原生動物累枝蟲、鐘形蟲及斜管蟲等。蟲體呈倒鐘罩形或高腳杯形,前端形成盤狀的口圍盤,邊緣有纖毛,并成串地集聚在一起寄生于蟹體上。
2.病因:河蟹放養密度過大,池水過肥,透明度在20厘米以下,水中有機質含量過高,殘余飼料沉積池底,致使纖毛蟲類原生動物大量繁殖并寄生于蟹體表。
3.癥狀及流行情況:河蟹鰓部、頭胸部、腹部及四對步足有大量纖毛蟲附生。外觀可見體表長滿棕色或黃色絨毛。病蟹體表污物較多,行動遲緩,對外界刺激無敏感反應,食欲下降乃至停食,嚴重者在黎明前死亡。死蟹腹部具有較多粘液。此病各地均有發生,且很常見,危害蟹卵、幼蟹及成蟹。發病時間一般在5~9月份,尤以8月中、下旬為甚。
4.防治方法:1經常更換池水,保持水質清新,每次更換池水約1/3;2用20~30ppm生石灰全池潑灑,連續3次,使池水透明度提高到40厘米以上;3用30%甲醛全池潑灑呈5~10ppm;40.5~1ppm新潔爾滅與5~10ppm高錳酸鉀混合液浸洗病蟹;5用0.2~0.3ppm孔雀石綠沿池邊水草等河蟹密集處潑灑;6用0.3ppm硫酸鋅全池潑灑。
二、聚縮蟲病
1.病原體:病原體為聚縮蟲。蟲體有一個擴大的前端部,其上有發達纖毛,唇帶右旋至胞口,身上纖毛生長在一定范圍內,后端有柄,附著在蟹體上。
2.病因:池塘水質過肥,養殖密度過大,長期不換水,水質較差,使聚縮蟲大量繁殖所致。
3.癥狀及流行情況:病蟹體表污物較多,行動遲緩,攝食能力減弱。鏡檢可見病蟹關節、步足、背唇及額部和鰓上布滿聚縮蟲。各地均有發生,一般蟹苗期寄生較多。發病時間主要在5~7月份。
4.防治方法:1放蟹種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徹底清塘;2保持水質清新,尤其在河蟹蛻殼后應及時換水;3用0.25~0.6ppm硫酸銅全池潑灑,但魚蟹混養池忌用。4用0.2~0.3ppm孔雀石綠沿池邊水草等處潑灑。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