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桂花魚在珠三角一帶養殖面積大,歷史長,但是,其病害種類也越來越多,防治難度加大。近年來,在桂花魚養殖過程中,經常出現桂花魚食欲較差,沒有看到早晚追趕餌料魚的現象,或根本沒有開口吃餌料魚,魚體生長緩慢。同時還不時可以看到被桂花魚咬傷或咬死的餌料魚漂浮在池塘邊。在養殖的中后期較常出現這種情況。
本以為是水質問題,后用配套儀器對池塘水質化驗,結果得出塘水的氨氮、亞硝酸和pH值均沒有明顯異常,水色正常,并且,沒有發現有桂花魚死亡或游塘的現象。很多有經驗的養殖戶也百思不得其解,又找不到病魚檢測,無從入手解決問題。
用小網捕撈池塘的桂花魚上來檢測,肉眼觀察,沒有發現大型寄生蟲和體表病灶,但口腔上下牙齒發紅,有的僅上齒發紅。對發紅牙齒、鰓絲等器官進行解剖和顯微鏡檢測,發現內臟器官正常,空胃,鰓絲正常,但在紅色牙齒的玻璃壓片上經過鏡檢發現大量蟲體(主要是累枝蟲和聚縮蟲等固著類纖毛蟲),群體生長,在魚口周圍呈收縮運動,數量非常多。而且,捕撈上來的桂花魚大多都有牙齒發紅的現象。由此,可以推斷桂花魚食欲差、生長慢的根本原因:牙齒有大量牙蟲寄生,從而引起捕食餌料魚時牙齒疼痛而無法咬住并吞食餌料魚。
此病危害不太大,死亡率也較低,但影響桂花魚生長速度。長期下去將會影響魚體的商品規格,導致經濟效益差。
累枝蟲和聚縮蟲屬于固著類纖毛蟲。呈群體生長,有尾柄,根部伸入魚體牙齒組織內吸收營養,從而引起炎癥,牙齒發紅。但魚體外表沒有明顯癥狀。該病治療難度雖不大,但很容易復發。
預防措施:
徹底清塘。干塘后用生石灰每畝75-150公斤清塘,視池塘肥瘦程度適當調整生石灰的用量。有條件的最好把塘底曬到龜裂,以殺死蟲體的孢囊。
保持養殖水體清爽。在中后期經常換水,少量多次。使有機物含量不超負荷,因為累枝蟲和聚縮蟲在有機物含量高的水體中生長適合,繁殖速度較快。
定時用硫酸銅和硫酸亞鐵合劑、絡合銅或硫酸鋅等全池潑灑,殺滅蟲體。
治療措施:
在桂花魚養殖中后期一般較少使用硫酸銅,因為,硫酸銅毒性大,安全濃度窄,使用較危險。
可以使用絡合銅(如滅蟲靈)或硫酸鋅(如纖蟲凈)等含相同成分的產品,于晴天上午全池潑灑,并開動增氧機使藥物均勻。
也可以使用高錳酸鉀全池潑灑,濃度為3-5ppm。
一般潑灑藥物后一到兩天桂花魚慢慢恢復食欲。捕撈塘中牙齒發紅的桂花魚解剖,壓片鏡檢發紅牙齒,蟲體基本死亡。但群體柄部容易再長出新蟲體,所以,過三到五天后再潑灑一次,以徹底殺滅蟲體。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