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魚種安全越冬,是我國北方地區養魚生產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在越冬期間經常出現魚體重嚴重下降及大量死亡的現象,嚴重制約著我國北方地區池塘養殖業的發展。因此,掌握魚種安全越冬技術至關重要。
首先,保證魚種越冬池需具備的條件。
(一)魚池的保水力要強。不滲漏,池底有機質不宜過多。
(二)要有一定的水深。以冰下水深為準,整個越冬期間始終保持一定的水深,一般要求在1米以上。
(三)要有補水、補氧設施,而且水源的水質要好。含氧量最好在7~8毫克/升以上。水的pH值要求在7~9之間,低于6的酸性水會降低魚類的抵抗力,對越冬魚類是不利的。
(四)準備補氧機械。
其次,了解影響魚種越冬期成活率的原因。
(一)魚種質量。魚種質量是影響魚種越冬成活率的重要原因。進入越冬期后,規格小(體長不到10厘米)、體質差(包括受傷)的魚,體內積存的營養物質少,不夠越冬期間的消耗,魚會因身體衰弱而死亡。一般來講,魚種規格掌握在每尾50克左右比較理想。管理技術好的,可以掌握在30~50克。
(二)水質原因。水質的好壞跟魚種的越冬成活率有很密切的關系。
1.越冬池塘嚴重缺氧。越冬池塘缺氧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第一,越冬池塘冰封期過長,水與空氣接觸很少,水體中溶解氧含量較少。而且水溫較低,冰的透明性差,光線不足,導致水體中浮游植物繁殖數量減少,藻類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不夠消耗。第二,越冬池塘有機物質過多,大量分解消耗氧氣。第三,野雜魚過多或放魚密度過大,引起缺氧。第四,池塘土壤保水力低,結冰后水位下降過多,造成缺氧。
2.越冬池塘水質惡化。由于越冬池塘長時間水體封閉,導致池塘底部淤泥中以及水體中的有機物質發生理化反應。不僅消耗氧氣,而且還會產生大量的有害氣體,例如:硫化氫、甲烷、氨、二氧化碳等,引起水體pH值偏高或偏低,這些物質對魚類是有毒害的。另外,由于水體的透明度下降,水中懸浮物過多,導致水質惡化影響魚體的生理活動,造成魚類死亡。
(三)管理不善。管理不善會明顯影響越冬死亡率,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
1.并塘越冬時間過早。2.拉網并塘時操作不當,造成魚體受傷或鱗片脫落,易感染病菌致死。3.越冬期間,長時間盲目地循環沖水或者是開增氧機,造成水溫嚴重下降,導致魚體凍傷甚至凍死。4.破冰掃雪不及時,造成水體透光性差,水中浮游植物數量減少,養殖水體溶解氧與光合作用產氧量下降,魚體缺氧窒息而死亡。5.沒有及時對養殖水體進行消毒殺菌或者是濫用藥物,造成水體污染,魚體患病或中毒死亡。
(四)飼料原因。魚種越冬期間主要依靠消耗積存在自己體內的脂肪、蛋白質等營養物質,來維持自己的生命。如果越冬前投喂的飼料質量不合格、霉變,或飼料營養成分不能滿足魚類最低維持需要,特別是維生素、礦物質等添加量不足,導致魚體體內營養蓄積不足,在越冬期間消耗殆盡死亡。所以,秋季要保證魚種營養物質的積存。
再次,把握提高魚種越冬成活率的措施有哪些。
提高魚種越冬成活率有七項措施,可以把越冬死亡率控制在5%以內。
(一)清塘消毒。最大冰封時能保持冰下有效水深1米以上的池塘,都可選作越冬池塘。池底稀軟的腐泥太多(會消耗較多量的氧氣)及滲漏嚴重而又難以補水的池塘,不應選作越冬池。選定的越冬池,最好在放魚前10~15天把塘水盡量排干,曝曬3~7天。在此期間,按水深1米、每畝用生石灰150公斤或者是含氯量30%的漂白粉12~13公斤,加水充分溶解后全塘均勻潑灑。如果有雜草,應徹底清除,改善越冬池的環境條件。魚塘消毒7天后,重新注入新水,再過7天后方可投入魚種。
如果池塘里的水不能排干,或者準備采用原池塘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