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越冬魚類要在4℃~5℃的水體中度過2~6個月的冬季。在這一時期,魚類基本是在停食狀態下,其行動極其緩慢,呼吸也較微弱,魚體溫度也降至與水溫基本相同(魚類是水中變溫動物),魚類依靠消耗肌體內的脂肪、蛋白質來提供生存能量。
在高密度養殖情況下(1000~3000斤/畝),魚類受生長速度快、脂肪含量大、魚體抗病力差、水質污染大等因素的影響,導致越冬相對困難。
總的來講,要使魚類安全過冬,首先應樹立全年健康養殖的整體觀念,平時注意魚病的防治與水質管理工作,盡量使魚類在養殖過程中獲得健壯的體質及較優良的水質環境,這樣才能保證魚類安全越冬。要保證魚類安全越冬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對魚的體質培育在養殖過程中最好是選用全價優質配合飼料,尤其注意不要采用添加大量促生長劑的飼料,以增強魚的體質和耐寒抗病能力,提高越冬安全系數。在生長期末,即魚類停食前一個月應將魚類飼料中預混料部分以“越冬安”代替,以調整魚體內水分,提高抗病抗應激力。同時在飼料配方上蛋白質含量應在30%以上;取消原飼料中采用的DDGS、酒精酵母、土霉素藥渣等原料;建議在飼料中加入1%的磷脂或海水精煉魚油。加有“越冬安”的飼料最好能投喂15天以上。
二、魚病防治工作在整個養殖過程中疾病是制約飼料系數、生長速度的重要因素,同時疾病也是越冬安全與否的關鍵,以防為主,防治結合,所以對疾病要給予足夠的重視。1.由于營養不良而引起發病的魚,建議不要進行越冬,因為越冬效果相對很差,十有九死,死剩的也殘,建議有此種病癥的魚改換優質飼料投喂,調整好魚的體質,及早在封冰前出池上市。2.在越冬前魚體有細菌性發炎癥狀要及時喂“魚健康1號”、“魚必康”等藥餌,同時在池中以0.3ppm“富氯”或1ppm“漂白粉”殺滅水中細菌病毒。3.有體絳蟲的魚體要在封冰前一個月投喂加入“魚蟲清1號”的飼料滅絳蟲,同時水體以0.7ppm(5∶2)“硫酸銅與硫酸亞鐵合劑”進行潑灑,殺滅水中的幼蟲及卵和魚體表寄生蟲,撲殺過量藍綠藻(綠皮水)藥物,確保不再發生繼發性疾病。4.魚體表存在的寄生蟲一定要在封冰前除去,尤其鰓部寄生蟲,對越冬安全性有很大影響,所以對鰓部寄生蟲應采用0.5ppm的“魚蟲清2”(粉劑)、“滅蟲精”進行全池潑灑殺滅蟲體,最好連用兩次,力爭將蟲體及水中幼蟲卵殺滅。
三、對水質的管理1.魚類越冬時對水質環境的要求:水深(冰下有效水深)應維持在1.5~2米以上。溶解氧含量要求保持在1mg/c以上(水深50厘米以下)。氨氮的含量應在0.2ppm以下。亞硝酸氮的含量應在0.01ppm以下。越冬期要保持水體透明度35~45厘米。2.具體操作方法:越冬池最好能在魚種苗入池前進行清淤,使底泥保持在20厘米左右,同時對魚池水體進行消毒,用0.5ppm“魚菌清”全池潑灑,再將魚種放入池中,對原池越冬的水體應該大量換去死水,加注新水,新水最好是江河山溪水,地下水。在封冰前最好采取0.3~0.5ppm“魚菌清”殺滅水中病原菌,最好連用兩次。建議在封冰前不要大量用漂白粉、二氯制劑、生石灰等藥物來殺菌,因為這些藥對水中植物有殺滅作用,將會影響水體自身在冰下增氧效果。對底層腐質的管理最好采取清淤作法,不能清淤的池塘,最好采取大量加注新水,每畝施用25ppm“底凈”將腐淤質覆蓋,使腐質發酵出來的有害氣體被吸附著,不再造成很大的污染。殺滅水中大型枝角類動物,主要用0.075ppm“滅蟲精”進行全池潑灑。在封冰前一個月內,最好能對原池越冬的魚進行一至二次拉網鍛煉,以提高魚體對外界環境改變的應激能力,同時對魚群作全面細致的視察。下雪后要及時清掃冰面積雪,增加冰的透明度,提高生物增氧能力。
四、越冬后管理工作1.冰雪溶化后應及時用1PPm“漂白粉”全池潑灑,殺滅開始迅速繁殖的細菌及病毒。2.用0.7PPm(5∶2)“硫酸銅與硫酸亞鐵合劑”或“滅蟲精”殺滅水中和魚體表寄生蟲,使魚體保持光潔無蟲。3.發現凍死魚類要及時撈掉,保持池塘衛生清潔。4.投飼的前15天最好能采用高品質全價配合飼料進行投喂,使魚體在短時間內迅速恢復健康生長,之后就可轉入春季的放種養殖管理工作。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