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江蘇省如皋市觀賞魚養殖起源于明末清初,迄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隨著國家對外貿易的擴大和國內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觀賞魚產業得到了不斷持續快速發展,已逐步成為漁業經濟特別是高效漁業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并成為致富農民的有效途徑。該市水產技術指導站從2003年開始,及時調整思路,將發展觀賞魚養殖作為推進水產生產結構調整的抓手和切入點,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觀賞養殖。至2006年,全市觀賞魚養殖品種有金魚、錦鯉、彩鯉、紅鯽、花草魚等5大類,近30個花色品種,養殖面積達27.1萬平方米,年繁育觀賞魚苗1500萬尾,生產商品觀賞魚300多萬尾,產值達800多萬元,生產的商品金魚遠銷美國、英國、加拿大、新加坡等國。在發展過程中,培育打造出了“如皋蝶尾”品牌,在江蘇省第一至第三屆觀賞魚大賽暨全國金魚大賽中一舉奪得25項大獎。該市重在觀賞魚品牌打造,把產業做大做強。
育龍頭建基地
該市有觀賞魚養殖愛好者2000多戶,近萬人,其中專業從事觀賞魚養殖生產經營的有120多戶,養殖總面積27萬平方米,養殖品種有8大系列,30多個種類。但長期以來,一方面由于一家一戶分散布局,生產者各自為政,觀賞魚生產經營基本處于無序狀態,生產規模小,難以形成進軍市場的規模優勢,難以抵制市場經營風險;另一方面,這一種自發性的松散型、小規模生產,由于存在著信息不靈、品種、技術更新緩慢等問題,導致觀賞魚產量、質量、效益嚴重不穩定,這在很大程度上挫傷了生產者擴大再生產的積極性。
為了突破制約觀賞漁業發展的“瓶頸”,新建產業基地,培育產業化龍頭勢在必行。該市特種水產技術開發公司在如城鎮特色農業園區興建了觀賞魚集約化養殖基地―――蘇中觀賞魚大世界。該基地建設總投資200多萬元,總占地面積50余畝,其中養殖區2.5萬平方米,至2005年5月,養殖經營戶進場,當年繁育觀賞魚苗達800余萬尾,生產商品觀賞魚200多萬尾。為觀賞魚產業的壯大提供了一個產、供、銷平臺和窗口,為產業的發展建立了一個示范基地。
重宣傳創品牌
“如皋蝶尾”以其獨特的形態美、體色艷、游姿嬌在業內小有名氣,有“揚洲水泡、如皋蝶(尾)、南通珍珠、蘇州頭(獅頭)”之說。為了打出品牌優勢,近年來,當地通過電視、大賽產品展示、刊物專欄介紹及開辟網上展廳等形式,讓更多的人了解如皋金魚。
結合省觀賞魚“水產三項更新工程”項目的實施,他們先后邀請了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中國水產學會、省海洋與漁業局、省水產學會等專家考察指導,介紹“如皋蝶尾”,進一步擴大了如皋金魚的知名度。
講科技推精品
對于進入大世界的養殖戶,公司從創新科技入手,依靠科技進步,不斷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大力推廣新型實用養殖技術,積極培育精品、特品,實行技術共享,品種共享,有效地提高了養殖水平和產品質量,大幅度增加了養殖效益,每平方米產魚高達100尾以上,單位面積收入達到50元左右,最高達到百元,養殖效益比幾年前提高了25%以上。為了配合省觀賞魚三項更新工程項目的實施,每年春冬生產空閑時期,組織養殖戶集中上課,邀請專家講授觀賞魚生產中的選育及系統技術知識;科技講座與科普資料相結合,以及技術咨詢與上門指導相結合,為養殖戶解決技術難題,市水產站派業務骨干駐點大世界,專門常年開展技術咨詢,接待生產者日常來訪問詢,提供配套服務,贏得了廣大觀賞魚養殖戶的贊譽。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