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鱖魚是一種高檔水產品,不但肉味鮮美,營養價值高,而且生長速度快,經濟效益顯著,適應能力強,在我國養殖范圍相當廣泛。在北方地區鱖魚人工養殖以池塘為主,采用餌料魚與鱖魚同池混養形式。北方冰封期長達4個~5個月之久,經過漫長的冬季,鱖魚的體質消耗很多。越冬期結束冰開化后,隨著水溫升高,寄生在鱖魚及餌料魚體表的錨頭蚤開始陸續繁殖,并產生進一步的侵襲和寄生,造成錨頭蚤病的發生和流行,對鱖魚生長和攝食造成危害,降低鱖魚的商品價值和養殖經濟效益。有的養殖戶因為防治時用藥不當,造成鱖魚及餌料魚中毒死亡;有的養殖戶由于用藥不科學,并沒有將錨頭蚤徹底殺死,導致錨頭蚤病在鱖魚整個養殖過程中有較高的感染率和發病率。筆者現將自身防治錨頭蚤病的一些經驗和體會總結如下,以供廣大養殖戶參考。
一、錨頭蚤病發病癥狀
1.健康鱖魚經常在池塘深水處集群游動,而被錨頭蚤寄生的鱖魚往往單獨在水體中上層游動,且行動緩慢,遇到外界干擾時反應遲鈍。開始表現的癥狀大多是規格偏小、體質瘦弱的個體。通過肉眼仔細檢查,可見魚體上有數只如大頭針狀的錨頭蚤蟲體插入鱖魚體表。
2.隨著錨頭蚤寄生數量增多、寄生時間延長,患病鱖魚出現焦躁不安、身體消瘦、陣發性游動。而小規格鱖魚種生長受滯,身體失去平衡,難以捕食到餌料魚。經過數日,體重偏小、體質虛弱的鱖魚種出現死亡,感染嚴重但未死亡的鱖魚種有時會出現嚴重畸形現象。通過仔細檢查,鱖魚體上寄生的錨頭蚤蟲體有十多只。在此期間,如果不及的采取有效措施發病率和死亡率會進一步加重。
3.規格在500g以上的患病商品鱖,雖然魚體上寄生的錨頭蚤數量有一、二十只之多,通常不會造成嚴重的死魚現象,但會嚴重的影響鱖魚攝食、生長及商品價值,造成鱖魚大小差異加劇,餌料系數增加,降低養殖經濟效益。
4.錨頭蚤通常大多寄生在鱖魚胸鰭基部、腹鰭基部、背鰭基部兩側。蟲體寄生處周圍組織紅腫、發炎,形成一個個紅斑,有的紅斑腫脹很明顯。若鱖魚規格大、體質強壯,錨頭蚤蟲體長時間寄生死亡脫落后,魚體患病處被增生組織修復并覆蓋;若鱖魚規格小、體質差,錨頭蚤造成的傷口通常極易被病菌或其它寄生蟲侵襲,造成繼發性疾病。這種繼發性疾病造成的損失往往要比錨頭蚤病本身更為嚴重,導致鱖魚種出現大批量死魚現象。
5.從魚體上剝離錨頭蚤蟲體時,可以感覺到蟲體甲殼特別有韌性,且寄生相當牢固,蟲體頭部刺入魚體肌肉內1mm~2mm。通常錨頭蚤體長5mm~13mm,體寬0.5mm~1.2mm,頭部背角呈“一”字形,與蟲體縱軸垂直,成蟲攜帶的暗綠色卵囊長1mm~3mm,卵囊內縱行排列受精卵2行~3行,受精卵數量有數十個至數百個之多。
二、錨頭蚤病發病原因
1.冬季并塘時,鱖魚體上寄生有錨頭蚤,同時經過漫長的冬季,魚體體質下降,抵抗蟲體侵襲能力下降,隨著水溫迅速升高,直接導致錨頭蚤病的感染率和發病率上升。
2.池塘中補充餌料魚時,攜帶錨頭蚤的餌料魚未經消毒或消毒不徹底,從而經由餌料魚將錨頭蚤病原帶入。
3.鱖魚養殖池大多是未經多年清坑的老口池塘,池塘中的野雜魚本身寄生有錨頭蚤。
4.池塘沖水時未經過濾或消毒,由水源帶入錨頭蚤病原。
5.早春時節,隨著水溫升高,錨頭蚤開始陸續排卵。當水溫上升至12℃以上時,蟲體便可開始排卵;水溫越高,錨頭蚤產出卵囊的頻率越高。錨頭蚤幼體自卵中孵化后,在水中間歇性游動,從魚體攝取營養,營暫時性寄生生活。雌雄蟲交配后,雄蟲脫離魚體死亡,而雌蟲營永久性寄生生活,雌蟲可持續產出卵囊5對~10對,孵化出大量錨頭蚤幼體,從而侵襲感染大量鱖魚,最終造成更為嚴重危害。
6.由于北方地區冰封期長,越冬期水體得不到有效交換,水體有機物含量升高,浮游植物大量繁殖,為錨頭蚤在鱖魚體上的寄生和存活創造有利條件。
三、錨頭蚤病預防
1.春季水溫升高迅速,水體中浮游植物大量繁殖,長期處于這種水質條件,對錨頭蚤成蟲繁殖與幼蟲蛻皮生長極為有利。為防止藻類過量繁殖,保持水質優良,可定期用0.5ppm~2.0ppm二氧化氯全池潑灑。同時也可用15ppm~20ppm生石灰定期潑灑,以改善和調節水質。通過水質調節,可以極為有效地抑制錨頭蚤排卵及幼蟲在無節幼體和橈足幼體階段蛻皮,從而切斷其生活史,最終達到消滅錨頭蚤的目的。
2.在錨頭蚤病多發季節,每100kg飼料加1kg大黃均勻攪拌、晾干,于下午2時~3時水溫較高時按餌料魚體重的1%~3%進行投喂,連續投喂1周,可以間接性預防鱖魚細菌性爛鰓病及體表細菌性感染,促進魚體體表瘡口愈合。
3.當鱖魚錨頭蚤病發病率高、池塘面積大、補充新水困難時,可用拉網將鱖魚及餌料魚驅趕至池塘一角,用10ppm~30ppm高錳酸鉀溶液浸浴,用藥時間1小時~2小時。在集中用藥過程中,由于鱖魚耐低氧能力遠遠不及常規魚類,每當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低于2mg/L時,鱖魚就會出現嚴重缺氧反應甚至死魚,所以應當密切注意鱖魚的反應,防止其缺氧。
四、錨頭蚤病治療
1.利用春季分塘時機,將鱖魚用20ppm~30ppm高錳酸鉀溶液浸浴,用藥時間1小時~2小時。由于鱖魚體質強弱、規格大小、天氣狀況不同,藥浴時,注意觀察魚體反應,一旦出現異常反應,應及時放回原池。
2.在配套餌料魚時,依據具體生產情況,根據餌料魚種類不同、水溫高低,用不同濃度高錳酸鉀溶液浸浴可起到理想效果。鯉、鯽、草魚水溫15℃~20℃時,用藥濃度20ppm;水溫21℃~30℃時,用藥濃度10ppm,藥浴1小時~2小時。鰱、鳙、魴在水溫10℃以下時,用藥濃度30ppm;水溫10℃~20℃時,用藥濃度20ppm;水溫20℃~30℃時,用藥濃度15ppm,藥浴1小時。
3.在大面積池塘養殖鱖魚過程中,若發現鱖魚體上寄生有錨頭蚤,可用90%晶體敵百蟲按0.2ppm~0.5ppm濃度全池潑灑,除殺滅鱖魚體上寄生的錨頭蚤之外,主要是殺滅水體中的幼蟲,每星期用藥1次,幼蟲階段用藥3次以上,成蟲階段用藥1次~2次,老蟲階段可不用藥,不久蟲體便可脫落死亡。注意每次用完藥后,沖入適量新水,可以有效降低已經從魚體上脫落但并未死亡錨頭蚤的侵襲能力,同時緩解因用藥對鱖魚長時間的刺激。
五、經驗和體會
1.在長期錨頭蚤病預防和治療過程中,注意到錨頭蚤蟲體一年四季均可在鱖魚體上發現。春、夏、秋季均可發現帶有暗綠色卵囊的錨頭蚤,而冬季沒有發現帶有卵囊的錨頭蚤。表明冬季雖然錨頭蚤并不繁殖,但可以與鱖魚一起越冬,等到春季來臨,水溫回升后,陸續繁殖排卵,當蟲體增長達到一定數量時對鱖魚造成危害。
2.鱖魚對敵百蟲較為敏感,在用藥過程中根據水質狀況、魚體大小、天氣狀況靈活掌握,不可粗心大意。特別是鱖魚種在施用敵百蟲時,無論是潑灑,還是浸浴,當敵百蟲濃度超過0.3ppm時會產生劇烈的應激反應,當持續時間過長時會造成魚種死亡。商品鱖敵百蟲濃度一般不要超過0.5ppm。
3.當餌料魚投放到鱖魚池前用高錳酸鉀溶液浸浴時,為用藥科學有效,可先做個試驗。準備一個玻璃鋼槽或稍大一些的魚缸,取相應池塘水及所投放的餌料魚數尾,用氣泵充人空氣,根據水體積大小,計算適宜的用藥量,將藥物完全溶解后,均勻潑灑,準確計時,并觀察魚體反應,從而掌握準確、有效的用藥量和用藥時間。當然防治其它魚病也可用試驗的辦法,不能怕麻煩。
4.防治鱖魚錨頭蚤病時,要先檢查蟲體是幼蟲、成蟲,還是老蟲。剛寄生到魚體表的幼蟲,狀如細毛,白色,無卵囊;成蟲身體透明,有韌性,身體后部有1對深綠色卵囊,顯微鏡下可見蟲體內腸蠕動有力;老蟲身體渾濁不清,變軟,沒有韌性,不久即脫落死亡,掌握這一點,可以更好地把握用藥次數,避免盲目用藥。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