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虞城縣石莊水庫位于豫東平原的東部,是1953年利用黃河故道蓄水修筑的一座中型平原型水庫,水庫控制流域面積為825平方公里,正常蓄水水而面積為18600畝,現主要用于引黃補源蓄水和攔蓄雨水之用,無外來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水位常年相對穩定,水底平坦,水域寬闊且水質清新,水庫最深處水深在4m~5m左右,水體中水生生物豐盛,有馬來眼子菜、菹草、金魚藻、聚草、輪葉黑藻、苦草等多種水生植物和水生昆蟲、蝦、螺、蜆等多種水生動物,適合進行無公害漁業養殖生產。近年來,虞城縣水務局在水庫攔水壩前深水向陽區域內設置網箱進行全雄性羅非魚養殖,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一、網箱結構
網箱選用3mm×3mm聚乙烯網線機制的網衣縫制而成,規格為15m×5m×2.5m、7m×5m×2.5m或5m×5m×2.5m,網目為3cm~4cm。在網箱底部縫制30目篩絹布作飼料臺,并向上做10cm左右的反邊,用來防止魚體搶食和游動時將飼料蕩出網箱外。網箱采用雙層全封閉式,在箱蓋的一邊留有一個活動口,以便于魚種投放、起魚和清除殘渣剩餌的操作。網箱用毛竹做成的框架支撐,各角用粗毛竹插入水底打樁固定,在樁柱距水面0.5m處再用毛竹扎牢成橫框,以便使橫框上懸掛的網箱正好支開成形。網箱的上部固定于毛竹扎成的矩形框架內,使網箱上邊距水面0.3m左右,網箱的底部四角吊上用砼預制的圓陀,使箱體在水中張開。
二、網箱設置
設置網箱前應對整個庫區的底質做出詳細的調查,選擇在庫底平緩、水深適中、避風向陽、水質清新、溶解氧含量豐富的水庫攔水壩前深水向陽水域設置網箱。為了方便管理,4個網箱為一組,呈“田”字形排列,箱距在5m左右,組與組之間的距離在30m以上,每組網箱配備1臺功率為2kW的增氧機或氣泵進行增氧。
三、魚種放養
放養時間一般在羅非魚冬片魚種出池后的4月下旬至5月上旬,此時水庫水溫穩定在20℃以上,網箱設置15天后即可進行。魚種放養前,應重新檢查網箱有無漏洞,安裝是否牢固。魚種放養的規格應與設置網箱的網目相適應,并以破損1個網目而不會有逃魚現象發生為最低標準。為了縮短養殖時間,應盡量放養大規格魚種,要求放養魚種的規格整齊、體質健壯、無病無傷。魚種放養前要過秤計數,并用濃度為3%~5%食鹽水浸泡魚體10分鐘~15分鐘,消毒后小心地將魚種放入網箱中,以防止魚體受傷而感染水霉病。網箱內放養魚種的密度為150尾/平方米~200尾/平方米,魚種規格為體重100g左右。
網箱中還應搭配放養一定數量的鰱鳙魚種,其數量控制在不超過投放魚種總放養量的6%。網箱中每100尾羅非魚魚種搭配放養2尾武昌魚做標志魚,同時武昌魚還能刮食網箱壁上附生的絲藻類等附著生物,起到清潔網箱壁的作用。
要求一次性投放足量的魚種,一次性起捕。
四、飼料投喂
魚種放入網箱3天后,開始用麥麩、米糠等易漂浮于水面上的單一飼料進行適應性投喂,7天后改用羅非魚專用配合顆粒飼料投喂,在適應期內日投喂2次,日投餌率為1%,經過1個月的適應期后可逐漸增加飼料投喂量。
1.投喂方法采用人工投喂和自動投餌機投喂2種方法,每次投喂前要先向網箱內投喂少量飼料作誘餌,然后再將要投喂飼料的50%~60%投入網箱中,最后再慢慢投喂,掌握讓魚體攝食達“八分飽”為度,提倡少量多次地投喂。
2.投喂次數5月~6月,每日投喂2次;7月~8月,每日投喂4次~5次;9月~10月,每日投喂2次~3次。每次投喂應間隔3小時~4小時,從早晨8時~9時開始至傍晚6時~7時結束。
3.日投喂量根據水溫、天氣、魚情等靈活掌握,水溫適中、天氣晴好、魚體攝食情況好時多投喂,反之則少投喂。進箱魚種經過1個月的適應性投喂后,日投喂量根據魚體的大小和水溫的變化逐漸增加至魚體總重的7%左右;5月下旬至6月中旬,水溫20℃~23℃,日投餌率掌握在1%~3%;6月下旬至8月底,水溫為23℃~31℃,是羅非魚生長旺季,日投餌率掌握在3%~7%;9月至10月底,隨著水溫下降至20℃~25℃,日投餌率掌握在1%~3%。每隔半個月調節1次日投喂量,日投喂量按照“兩頭少、中間多”的原則進行調整。
4.注意事項網箱養殖羅非魚,要求不過量投喂飼料,不投喂發霉變質的飼料。
五、其他的養殖管理
1.放箱魚種放養前7天~10天,應提前將網箱放于水庫中,使網衣附著藻類而變得光滑,避免網衣損傷魚體。如果網箱是已使用過的舊網箱,應將其清洗干凈,并將箱體檢查縫補好后用5%的生石灰溶液浸泡30分鐘,再放入水庫中。
2.日常管理堅持定期對網箱進行檢查,檢查網箱的時間選擇在上午投喂飼料后進行,主要是檢查網箱浸沒在水體中的網衣是否有漏洞或破損、網片縫合處是否牢固、有無逃魚跡象、有無被偷盜跡象、有無敵害生物侵襲跡象等。每天堅持早、中、晚巡箱,對網箱內養殖魚類的活動情況進行觀察,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3.魚病防治運輸、分箱等操作應細心,防止魚體受傷。魚病多發季節使用符合A級綠色食品生產資料的生物源漁藥、礦物源漁藥、漁用生物制品等進行防治,以使用生物源漁藥(如大蒜素、EM原露及各類中草藥等)為主,在礦物源漁藥中選擇使用硫制劑、溴制劑、氯制劑等。
六、產量與效益
至每年11月25日全部收獲結束,平均收獲商品羅非魚85kg/平方米~115kg/平方米,養殖成活率達95%,成魚平均規格達體重600g,飼料系數1.6,投入產出比為1∶1.26。
七、小結與討論
1.平原型水庫網箱養殖羅非魚是一種提高水體利用率、增加魚產量、提高大水面養殖經濟效益、增加養殖品種的一種行之有效的養殖方法,對于水域資源相對貧缺的豫東地區具有極大的推廣利用價值。
2.平原型水庫進行網箱養殖時不能在窄小水面大面積設置網箱,這是因為魚體消耗氧氣,魚類排泄物也要耗氧,水體氨態氮含量增加,致使窄小水面水體溶解氧含量不足,氨態氮濃度超標。因此,采用科學的方式設置網箱、保持網箱間一定的距離、增加網箱內水體溶解氧含量是提高養殖成活率的關鍵。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