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地圖魚又名黑豬魚、星麗魚、尾星魚、豬仔魚,屬于慈鯛科、麗魚屬,原產地南美洲亞馬遜流域。不但外形可愛,其肉味也十分鮮美(可與石斑魚媲美),既有觀賞價值又有食用價值,而且對水質適應性強,養殖周期短,飼料易解決,經濟價值高,目前市場很暢銷。
一、地圖魚的形態特征
地圖魚在觀賞魚中屬體形較大的一種,人工飼養條件下體長可超過35厘米。它的體色并不十分鮮艷奪目,但其體形別致可愛。地圖魚的身體粗壯,體側扁呈橢圓形,尾扇形,頭大嘴小,背鰭很長,一直延至尾柄,且鰭條也長長柔柔的。白地圖和紅花地圖是最常見的兩種地圖魚。白地圖體色基調為淡黃色,體表有醒目的紅色斑塊和條紋。紅花地圖體色基調為橄欖色或褐色,其間分布一些不規則的橙色和紅色條紋,就好似一幅地圖,因此稱之為地圖魚。尾柄有一塊邊緣為金色的黑斑,如星星般閃亮,因此又稱之為尾星魚。地圖魚看起來笨拙,但一看到食物即刻撲上去,而且十分貪吃,吃飽后又會懶懶地側躺在水族缸底休息,因此又稱之為黑豬魚、豬仔魚。
二、地圖魚的飼養
地圖魚適應環境的能力很強,在弱酸性、中性或弱堿性的水質中都能很好生活,所以飼養比較容易。因其為熱帶魚,所以對水溫要求較高,水溫最好保持在22~28℃,因此水族缸中要配備帶溫控的加熱棒。
1.設備條件養殖的水族缸要大些,規格在80厘米×45厘米×50厘米為宜,缸內配備增氧泵、過濾器、加熱棒、照明燈等。自來水經過晾曬2~3天即可使用。
2.餌料投喂地圖魚屬雜性偏動物食性,喜食小魚、小蝦、水蚯蚓等活餌料,人工飼養為方便起見多用配合顆粒飼料。地圖魚非常貪吃,隨喂隨吃,喂多少吃多少,因此喂養時一定要做到定時、定量。一天的投喂量控制在魚體重的10%左右,分兩次投喂,早上一次,傍晚一次。地圖魚生長較快,8~12個月便可性成熟,體長可達20~30厘米。
3.日常管理水體的pH保持在6.5~7.5,溶氧在6毫克/升左右,及時清除糞便垃圾。地圖魚雖然比較容易養殖,但要養好并非易事。日常觀察要仔細,注意溫度、水質是否正常,魚活動、攝食是否正常,魚體鰭條、表面是否有傷等等,發現異常情況要及時解決。
三、地圖魚的繁殖
1.雌雄鑒別地圖魚的雌雄差別不太明顯,雄魚頭部較高而厚,背鰭、臀鰭較尖長,身上的斑塊和條紋較多較艷。雌魚身軀粗壯,臀鰭較小,體色較雄魚暗。雄魚生殖孔稍細呈尖狀,雌魚生殖孔較粗呈橢圓狀。
2.親魚選擇選擇自行配對的親魚組合。當雌魚獨處在水族缸的一角、不時地啃咬或用身體扇動石塊或瓦礫,這是雌魚在清理產卵場地,表明雌魚快要產卵了。附近會有一雄魚在保護著雌魚,不讓其它雄魚接近,有時它會與雌魚一起建立產卵場。這時便可將這對親魚撈出單獨孵化,或將其它魚撈出,把這對親魚留在缸內。也可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體色、體形適合的雌雄魚,將其撈出來,配成一對。
3.繁殖方法繁殖缸規格60厘米×45厘米×45厘米,缸底放些瓦片或石塊。水溫適當高些,保持在26~28℃,pH在6.5~7.5,溶氧不低于6毫克/升。雌魚將卵一排、一排地產在瓦片或石塊表面,雄魚隨即去授精。這個過程大約需3小時。雌魚產卵量在800~2000粒,卵粒較大。
4.孵化方法受精卵在親魚缸中2~3天仔魚出膜,再過6~7天仔魚就能自由游動到處覓食了。其間雌魚一直守侯在仔魚身旁看護著仔魚,而雄魚也一直守護在雌魚附近以防外敵侵犯。為了防止親魚吞食魚卵,提高受精卵的孵化率,可將受精卵單獨孵化,即把粘有受精卵的瓦片和石塊放到一個與親魚缸水質相同的水族缸中,也可將親魚撈出放到另外的水族缸中。孵化期間環境保持安靜,盡量不要在繁殖場地走動,缸壁、缸口最好遮住,減少外界的干擾。
5.喂養方法仔魚孵出能到外游動即可開始喂食,這時可投喂豐年蟲或小水蚤,每天4次,半個月后可喂紅蟲,一個月后就可喂人工配合飼料,最好選用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飼料。
四、注意事項
1.地圖魚體色受飼料的品質和環境光線強弱的影響很大,若要使其體色艷麗,最好經常投喂鮮活餌料如小魚、小蝦等,而且要保持充足的光照。
2.如果餌料營養不均衡,成魚會發生尾部下垂的現象,影響美觀。為了增強地圖魚的抗病能力,可定期在餌料中添加復合維生素或其它藥物。
3.如果地圖魚喂養太好,且水溫較高(如在28℃左右),雌魚會多次產卵。可采取降低水溫(一次降低水溫2~3℃)的方法來減少其產卵次數,以保證親魚和后代的體質。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