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鱉又稱甲魚,是變溫動物,喜歡溫暖環境,對水溫變化非常敏感。鱉的攝食生長水溫范圍是20~35℃,以30℃為最適溫度。20℃以下食欲降低,15℃便停止攝食,行動呆滯,10~12℃鱉進入休眠狀態,這時的鱉便尋找水底較厚的泥沙處潛藏其中不食不動。當水溫上升到15℃,鱉蘇醒,開始攝食活動;28~30℃攝食能力最強、生長也最快;水溫超過33℃,攝食量會明顯減少,在野外,便尋找洞穴避暑,傍晚溫度降低時出來覓食。鱉的冬季休眠不是必須的,只要溫度適宜時照樣活動攝食生長,但是有些地區在自然環境下養殖甲魚就必須面臨冬眠帶來的諸多問題,其中以如何應對冬眠非正常死亡為主,現將冬眠期的注意事項敘述如下。
時值冬日,甲魚逐漸進入冬眠期。整個冬季不需投喂飼料,等到來年春暖花開時結束,但是在整個寒冬各位養鱉戶一定要注意甲魚的冬眠非正常死亡,尤其是冬眠后會造成鱉的大量死亡,人們將此稱為越冬死亡癥,或稱蘇醒死亡癥。
造成甲魚越冬大量死亡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收購有內傷的親鱉或運輸時形成內傷,越冬前達不到越冬所需的肥滿度,加上內傷的消耗,甲魚的身體極度衰弱,難以應對嚴寒的來臨,遇見突發情況也沒有足夠的抵抗力來度過危險期,隨之死亡。
(2)產后培育差,體內營養未得到充分的補充。根據冬眠期和冬眠后死亡的親鱉幾乎都是雌性這一事實,人們認為,雌鱉經過8月份產下最后一批卵后,體質已極度疲勞、虛弱,接踵而來的是氣溫逐漸下降,雌性甲魚的攝食能力下降,如果再加上投飼營養不充分,雌性甲魚的體質就得不到完全恢復,進入長達6~7個月的冬眠期之后,它們的體質就更弱,極容易染病死亡。
(3)在冬眠期內進鱉或翻動鱉,或改變養殖環境,增加了鱉的能量消耗,由于水溫過低,鱉已停止進食,最后導致衰竭死亡。
(4)池中有害氣體(如硫化氫、甲烷、氨等)太多,鱉中毒。
(5)池塘泥沙厚度不夠,未能為鱉冬眠營造良好的越冬環境。養鱉池池底土質以保水性能良好的黏土或壤土為好;砂土保水性能較差,一般不宜建造鱉場。如當地均是砂土,可從外地運些黏土來,在池底覆蓋一層黏土,以使池底不致滲水太多。
(6)生物致病體的侵襲和感染。由于鱉在此期間的抵抗力最弱,其生病的臨界閾值較冬眠前降低很多,致病體的侵襲就來得容易很多。這也是為什么甲魚在冬眠后極易患病的原因。
發生越冬死亡的癥狀及流行特點:甲魚體消瘦,四肢消瘦,脖頸無肥,背甲顏色呈深黑色,失去光澤,有時還呈現出肋骨的外形:甲魚的裙邊柔軟且不堅硬,并出現皺紋;甲魚活動力減弱,四肢乏力,攝食能力差;常衰弱地臥在岸邊與曬臺上,有時會鉆入產卵沙床不肯下池,見人不退,不怕驚擾。該病發生于11月至次年5月下旬鱉的越冬期或越冬后,死亡者大多是雌鱉。該病在我國各地都有發現,死亡率高的可達20%以上。
針對此病的發生原因,主要是作好幾個方面的預防工作,對冬眠期的工作也要如非冬眠期一樣認真仔細,歸納起來為:養、管、防、清。具體做到:①必須考慮把養鱉場建在環境安靜、陽光充足的地方,因為鱉喜歡生活在溫暖而安靜的環境。因此養鱉場不宜建在背陰、交通干線、行人車輛來往頻繁、噪音很大的廠房附近。以防冬眠時受到太多驚擾而消耗更多熱量。②冬眠前的適溫期進行強化培育,增強鱉的體質。可多喂些動物性飼料如動物肝臟等,在配合飼料中應添加中水多種維生素及植物油。⑧冬眠前,在飼料中拌喂中水FRC活力源添加劑,增強甲魚體質。④加強冬眠期的管理,冬眠期不要攪動池水,使鱉受驚,干擾冬眠;冬眠期最好不要購鱉入池,以免凍傷;水溫在16℃以下時,不要清池盤點。⑤對于冬天上浮親鱉每千克注射25%的葡萄糖5毫升和維生素C3毫升,每天1次,可救治部分親鱉。⑥定期清塘。一般要求2年清一次塘,既可進行池塘消毒減少病原,又可做到心中有數,并趁清塘機會調整好存塘鱉的性別比、規格及密度。
綜上所述,寒冬甲魚冬眠期要注意甲魚的過冬儲備,做到有準備,有預防,出現不良征兆要緊急應對,使甲魚平安度過冬眠,也為來年更好地培育打好堅實的基礎。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