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流行情況:在4~6月份,水溫20~24℃時為發病季節,指環蟲在病魚的鰓上每15分鐘就可以產卵一個。嚴重感染時,取病魚鰓絲末端,在顯微鏡下放大100倍觀察,一個視野可看到20多個蟲體,曾發現個體2.5kg的草魚成魚被危害致死。該病危害時間長,易反復發病,是目前水庫網箱養草魚危害最大的寄生蟲病。
病因和防治:由于指環蟲用錨鉤和小鉤鉤住魚的鰓組織,并不斷在鰓上活動,破壞鰓絲的表皮細胞,刺激鰓細胞分泌過多的黏液,妨害魚的呼吸,從而影響魚的正常代謝作用。用3ppm敵百蟲圍帳法全箱潑灑,隔天一次,連用三次。
3.3.3車輪蟲病
病源:車輪蟲和小車輪蟲。
癥狀:車輪蟲主要侵襲魚的鰓瓣,常成群地聚集在鰓的邊緣或鰓絲的縫隙里,破壞鰓組織,使鰓組織腐爛,鰓絲的軟骨外露,嚴重影響魚的呼吸功能,導致魚死亡。
流行情況:流行季節5~8月份。車輪蟲病是魚苗魚種危害較大的疾病之一,在水庫網箱養魚中,除了危害魚苗魚種外,對成魚也發生危害。
病因和防治:放養密度較大和水體有機物含量高、水質較肥的情況下容易發生車輪蟲病。用1.2ppm硫酸銅圍帳法全箱潑灑,隔天一次,連用三次。
3.4其他非病原生物引起的病害
3.4.1氣候的影響。內陸山區的水庫大多是峽谷型水庫,其特點是水位漲落差大,干旱氣候,水庫蓄水量和水面積大幅度減少,水質惡化會造成網箱中的魚缺氧死亡。暴雨季節,山洪暴發,大量黃泥漿水進入水庫,易引發車輪蟲病或指環蟲病。
3.4.2養殖水域富營養化。由于環境污染和養殖自身污染,養殖水域氮、磷含量嚴重超標,夏季高溫季節,有害浮游生物,如微囊藻大量繁殖,天氣突然變化造成“泛水”,水環境急劇惡化,導致水庫網箱內的魚窒息或中毒死亡。
3.4.3飼料營養缺乏。再好的人工配合飼料,也不可能具有魚類生長所需要的一切生物活性物質。由于營養缺乏,造成魚體質下降,易發生疾病。在單用配合飼料時,往往會發生脂肪過多積累,出現肝病變。
4、水庫網箱養魚常見疾病的綜合防治措施
水庫網箱養魚為開放式養殖水體,養殖密度大,產量高,一般產量都在100~200kg/平方米。以每只網箱面積25平方米為例,養殖后期每箱總產量達2500~5000kg,一旦發病,很難控制,治療難度大。因此,必須堅持以防為主,有病早治的方針,控制疾病的發生和蔓延,主要措施有:
4.1合理規劃和布局。網箱設置位置的選擇和設置數量的多少,要根據水庫面積、水深、水質、水流交換量等進行調查研究。養殖吃食性魚類的網箱面積控制在占水庫總面積的0.25%~0.4%為宜,以防養殖自身污染超過水體的自凈能力。
4.2把好魚種放養關。魚種體質的好壞、是否帶有病原體,對水庫網箱魚病的控制具有重大意義。魚種必須選擇體質健壯、無傷病,并經過檢疫、消毒才能放養。
4.3控制養殖密度。水庫網箱養魚的放養密度應根據魚的品種、規格和水庫條件而定。在深水水庫,水質清新、溶氧充足,可適當加大放養密度。而淺水湖泊水質較肥、溶氧條件較差,則應當降低放養密度。避免因養殖密度過高導致水環境變差引發魚病。
4.4科學投喂飼料。一是投喂新鮮、優質、營養全面的飼料,禁止投喂腐敗變質的飼料。二是根據魚的不同生長階段和水溫、水質、天氣變化及魚的攝食情況調整投餌方法、投餌次數和日投餌率,既保證魚快速生長,同時又盡可能地避免飼料的漂失、浪費。
4.5早期診斷治療。網箱養魚單位水體內的魚群密度大,一旦發病容易迅速傳染和蔓延。日常管理過程中應密切觀察魚的活動、攝食情況,發現異常及時將病魚送化驗室確診,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5、給藥途徑和方法
5.1潑灑法:因水庫網箱水體和周圍的水體不斷地進行著水交換,潑灑藥物時,通常采用常規用藥量的2~4倍(按網箱體積計算水體)進行潑灑,對防治寄生蟲病有一定療效,但易反復發病。使用硫酸銅等副作用大的藥物,還必須根據天氣、水溫和魚的反應情況控制藥物的濃度及潑灑速度,避免魚中毒死亡。
5.2浸洗(泡)法:將魚趕至網箱一角,用塑料布兜底,再潑灑藥物浸洗。其治療效果優于潑灑法,但工作量和勞動強度大,魚應激反應強烈,易造成魚缺氧死亡,不能長時間浸泡,且很難根治,生產上較少采用。
5.3圍帳法:用高度略高于網箱深度的塑料薄膜沿網箱四周圍住網箱,按常規用藥濃度的1.5~2倍進行全箱潑灑,達到延長藥浴時間的目的。對病情較重的網箱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5.4掛袋法:在發病季節用硫酸銅或敵百蟲藥物掛袋,可預防寄生性魚病。即將藥物裝在四周刺滿小孔的塑料瓶中,懸掛于離水面下約80cm處,每箱掛1~2瓶。
5.5口服法:投喂藥餌是網箱養魚防治細菌性魚病的最好方法,但用于防治寄生性魚病的口服藥物目前還很少,有待今后進一步研究、實驗和篩選。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