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彭澤鯽原產于江西省彭澤縣丁家湖、太泊湖、蕓湖等天然水域,是江西省水產研究所和九江市水產研究所經過7年多時間從野生彭澤鯽中6代的精心選育而篩選出的優良品種。由于彭澤鯽具有生長快、適應性強、產量高、個體大、易運輸、養殖效益好等優點,目前已成為淡水養殖的一個重要品種。近年來墾利縣海洋與漁業局引進彭澤鯽這一品種,并利用"上農下漁"池塘進行了高產養殖試驗,取得了良好的結果。
一、池塘條件
試驗池塘選擇在墾利縣墾利鎮左家村"上農下漁"池塘,水源充足,水質符合養殖用水標準。池塘面積5畝,進排水方便,池底平坦,可保證1.5m水深,每個池塘配備功率為3.0kW的增氧機1臺。
二、放養前準備工作
在放養苗種前對池塘進行清整消毒。清除池塘過多的淤泥,只保留10cm厚即可;用生石灰75kg/畝干法清塘消毒,盡量使池底泥土與生石灰混合均勻,以徹底殺死野雜魚、水生昆蟲、底棲生物和各種病原體等;1周后蓄水80cm,進水口應設置60目篩絹網過濾以防野雜魚和敵害生物進入;施用經過發酵的有機肥(豬糞、雞糞等)300kg/畝~500kg/畝肥水,老化池塘可適當減量。
三、苗種投放
苗種選擇河北黃驊市新村育苗場培育的彭澤鯽苗種。2005年4月10日,放養規格為40g/尾~50g/尾的苗種4000尾/畝;2005年4月20日,放養規格為50g/尾~60g/尾的苗種3400尾/畝;2005年4月29日,放養規格為50g/尾~60g/尾的苗種2600尾/畝。同一池塘中所放養魚種的規格整齊、色澤鮮艷、體表光滑無傷、體格健壯。苗種入池前用5%食鹽水浸洗10分鐘。
四、飼養管理
1.投喂魚苗下塘5天后,投喂全價配合顆粒飼料,其蛋白含量28%以上,粒徑1.5mm~4.0mm,以后隨健魚體生長逐漸為粒徑大一些的顆粒飼料。進行人工投喂馴化,即投喂時配以固定的信號而進行定時、定點的投喂訓練,經過15天左右魚苗就可以集群上浮搶食。投喂過程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5月~6月),每日投喂4次,日投餌率在3%~5%;第二階段(7月~9月),每日投喂3次,日投餌率在6%~7%;第三階段(10月以后),每日投喂2次,日投餌率在3%。投喂量應根據水溫、天氣情況、水質肥瘦、魚體攝食情況等靈活掌握。
2.水質管理保持池水透明度在25cm~30cm,使池水肥、活、嫩、爽。魚種培育期間,特別是高溫季節,養殖池塘必須經常換注新水,以防水質過肥。養殖前期,每隔20天~25天注人新水1次,每次10cm~15cm;養殖后期,每隔7天換水1次,每次15cm~20cm。在養殖過程中,當池水透明度大于30cm時,應適時追肥,原則為"少施、勤施",可施人有機肥50kg/畝或尿素3kg/畝。每隔半個月全池潑灑15kg/畝生石灰1次,以改善水質。結合池水溶解氧的測定、天氣和水質情況等科學使用增氧機,堅持晴天凌晨和午后開機1小時,陰雨、悶熱天氣時要充分利用機械增氧來補充水體溶解氧的不足,溶解氧應保持在4mg/L以上。
3.病害防治彭澤鯽具有較強的抗病能力,不易發病。飼養過程中,可定期向池塘潑灑生石灰漿及漂白粉溶液等,同時加強管理,堅持巡塘,及時撈出殘渣剩餌,發現魚病要及時診斷,對癥治療。
五、養殖結果
1.養殖產量到11月下旬收捕,三批彭澤鯽的平均體重分別達到250g、340g、400g,收捕率分別達到72.7%、76%、83.2%。
2.經濟效益分析當地彭澤鯽市場價格9元/kg,此次養殖總收入11.12萬元,總投入4.84萬元,凈利潤6.28萬元,平均獲利4188元/畝。
六、結論
1.彭澤鯽肉質鮮嫩,深受消費者歡迎,而且價格可觀,黃河三角洲地區利用"上農下漁"池塘大力推廣彭澤鯽養殖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2.彭澤鯽生長快,養殖成活率高,能夠實現高產、高效的養殖。
3.彭澤鯽抗病能力強,養殖期間未發生任何病害。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