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水產動物苗種是水產養殖業的物質基礎。隨著海水魚類養殖規模的迅速擴大,對其苗種的需求量急劇增加,海區魚苗的自然資源已不能滿足生產的需要。我國海水魚類人工繁殖研究是從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的,經過40多年的開發和研究,到目前為止,約有40多種海水魚類獲得人工繁殖成功,并達到批量生產水平。在所有這些魚苗的人工培育中,對魚苗餌料投喂技術的掌控,是一個關系到魚苗生產成敗的技術關鍵。因此,本文就工廠化育苗過程中,餌料投喂技術談幾點體會,供廣大苗種生產者參考。
一、餌料種類
目前,在海水魚種苗生產中所采用的餌料分生物餌料和非生物餌料兩大類型。在生產中,這兩大類型的餌料是綜合應用的。
在海水魚種苗生產中所采用的生物餌料一般指單細胞藻、雙殼類幼蟲、輪蟲、鹵蟲、枝角類、橈足類等。以輪蟲和鹵蟲無節幼體作為開口和早期餌料的技術已經在育苗生產中運用多年,在仔魚攝食初期,生物餌料的密度、種類和大小是影響仔魚生長和成活的重要因素。而非生物餌料是指人工合成的微型餌料及根據魚苗生長的不同階段所現制的魚、蝦、貝肉糜。實踐證明,在生產中,這兩類餌料綜合應用,能提供海水魚苗各個發育階段所需的大量高度不飽和脂肪酸(ω3HUFA)等營養物質,能大幅度的提高苗種成活率。
二、各種餌料生產或制作中必需注意的關鍵技術
1、小球藻
小球藻的培養可按單細胞藻的三級培養工藝流程進行,營養鹽主要用尿素(10mg/L~50mg/L)、過磷酸鈣(5mg/L),而在小球藻指數生長期,用高濃度硫酸銨代替尿素時,可使小球藻的生長維持較高的密度。在小球藻的培養工藝中,關鍵措施就是嚴格控制污染。在小球藻的采收之前兩天,必須停止氨肥的使用,以免增加水體中氨氮的含量。
2、雙殼類幼蟲
當所培育魚苗的開口口徑小于200um時,可考慮培養雙殼類幼蟲作為魚苗的開口餌料。一般是采用牡蠣的擔輪幼蟲。當受精卵孵化為擔輪幼蟲即需采收并投喂,以免幼蟲進一步發育造成營養消耗或變態而不適合魚苗的攝食。
3、輪蟲
一般選用褶皺臂尾輪蟲,當輪蟲的密度達80個/mL以上時,可用于育苗生產,一般使用250目的篩絹網袋采收。在投喂給魚苗之前必須置于高濃度的小球藻液中進行6小時以上的二次營養強化。在石斑魚、斜帶髭鯛等魚類的育苗中,由于魚苗的開口口徑較小,這就需要培養小型輪蟲,一般是高溫培育,再用220目的篩絹網袋過濾出小個體的輪蟲進行營養強化。
4、鹵蟲
鹵蟲在投喂前,需用乳白魚肝油經12小時的強化,在投喂給魚苗時,還需注意去殼干凈,以免鹵蟲卵的殼在魚苗的腸道造成哽塞。
5、枝角類、橈足類無節幼體
一般選用鳥喙尖頭蚤、虎斑猛水蚤等,同樣可采取三級人工培養的工藝流程;也可以在蝦池排水溝用拖網撈取。在開始能給魚苗投喂枝角類及橈足類無節幼體的一個星期內,需要用120目的篩絹網來過濾出小型個體進行投喂;而在后期則不需過濾。
6、肉糜
一般選用新鮮的小雜魚、糠蝦、縊蟶肉等材料。如果選用貽貝肉,還必須先用開水燙洗貽貝肉上的粘液。沖洗干凈,剁碎,再用水沖洗去可溶部分,用篩絹網選濾出適當粒徑的肉糜顆粒進行投喂。
7、人工合成的微型餌料
微型餌料是根據魚苗不同的發育階段所需的營養和攝餌口徑而研制生產出來的一系列的人工配合餌料。在國際上先后研制了微粒、微膠囊和微被膜三代微型餌料。微型餌料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是:被膜(膠囊)材料是否更適于各類幼體的營養需求。但因種苗生產成本及人工配合餌料自身的營養缺陷,到目前為止,微型餌料還只是一種補充餌料,或者是育苗后期的餌料。
三、餌料的日投喂量及具體的投喂方法
1、在魚苗孵化的前1天在育苗池中添加小球藻,在以后日常換水之后也要注意保持水體中小球藻的濃度,一般是2×10E5個細胞/mL。
2、在魚苗孵化后的第二天就開始投喂雙殼類幼蟲或者是用220目篩絹網過濾的小個體輪蟲,在2日~5日齡育苗的水體中,每天投喂2次,保持密度約5個/mL~12個/mL;在5日齡以后的育苗水體中,可改用大輪蟲,每天投喂4次,保持密度4個/mL以上。
3、枝角類及橈足類的無節幼體是育苗期苗種的主要餌料,一般在魚苗10日齡時開始投喂。在開始能給魚苗投喂枝角類及橈足類的無節幼體的一個星期內,需選濾出小型個體進行投喂。早期保持密度1個/mL,后期可改為2個/mL~10個/mL。每天分2次投喂,有意識地投潑在魚苗集群處。
4、在魚苗15日~17日齡開始投喂鹵蟲,每天分2次投喂,投潑在魚苗集群處,早期保持密度0.5個/mL~1個/mL,后期可改為1個/mL~2個/mL。
5、從魚苗20日~25日齡開始投喂肉糜(在枝角類及橈足類的無節幼體缺乏的情況下可提前至15日齡開始投喂),以"少量多次"的原則進行投喂,每2小時~3小時投1次,分散投潑于魚苗集群處。在每次投喂肉糜之后,每隔20分鐘左右,需用短竹筒刮去水面油膜、鹵蟲卵殼等雜物。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