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小黃魚(PseudosciaenapolyactisBleeker)屬鱸形目、鱸亞目、石首魚科、黃魚屬,分布于渤海、黃海和東海北部,為暖溫性近底層魚類,原為我國四大海產經濟魚類之一。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小黃魚資源已經嚴重衰退。筆者在本文介紹了小黃魚親體培育技術,通過對小黃魚生長過程的觀察,記錄下生長參數,為小黃魚的人工繁殖和人工養殖做好了前期的準備工作。
一、小黃魚親魚的采捕
小黃魚在黃渤海區存在2個地理種群:北方種群和呂泗種群。北方種群在黃海中南部越冬,在北部和渤海沿岸索餌和生殖;呂泗種群較大,季節性洄游距離較短,主要在黃海南部作深淺水的東西移動。小黃魚3月份自越冬場開始生殖洄游,于4月份~5月份在沿岸淺水區產卵。
筆者采捕小黃魚親魚位于黃海南部和東海北部,屬呂泗種群。5月,普陀東極的近洋小漁船在中街山漁場采用"小拖網"圍捕的作業方式,對小黃魚的擦傷相對較輕,雖然數量較小但有存活的小黃魚可以捕獲;至7月,共組織近150人次隨船出海采捕24次,捕獲小黃魚活體400余尾,經過中間暫養、運輸保活后,僅存16尾。
二、小黃魚親魚的培育
小黃魚親魚運至舟山市水產研究所岙山試驗基地后,用一定濃度的抗菌藥物進行藥浴,在育苗池內穩定一段時間后移入土池網箱進行培育。當海區水溫下降到10℃時,將親魚搬入室內越冬。
1.土池網箱培育土池網箱培育過程中,定期測量土池海水的各理化因子,根據水質情況確定換水的比例,以保持水質清新。餌料生物以鮮活小雜魚為主,每天投喂2次,日投喂量為親魚總體重5%~10%,并定期投喂少量藥餌,避免魚病的發生。定期更換網箱,在翻箱的過程中進行短時間的藥浴處理。每月測量小黃魚的生長情況,記錄體重、全長和體長。7月19日,小黃魚平均體重27.4g,平均全長15.2cm,平均體長12.6cm;至12月19日,小黃魚平均體重53.6g,平均全長18.4cm,平均體長15.3cm。
2.親魚室內越冬培育當土池水溫跌到10℃左右時,將小黃魚親體移入室內培育。室內水泥池為4.0m×8.0m×1.2m,微充氣,將水溫控制在12℃~15℃,鹽度控制在22‰~30‰,每天投喂2次餌料生物且吸污。在越冬過程中,同時進行親魚性腺的培育,采取在餌料生物中適量添加維生素E的方法。由于采捕的小黃魚多為一齡魚體,性腺成熟達不到要求,于是在2004年4月5日放入淺海網箱中繼續培養。在越冬時發現魚體生長速度比較快,可能于餌料生物、環境等因素有密切關系。1月20日,小黃魚平均體重69.4g,平均全長18.6cm,平均體長15.5cm;至明5日,小黃魚平均體重89.6g,平均全長21.8cm,平均體長18.6cm。
3.二齡親魚淺海網箱培養由于二齡親魚游泳能力較強,而且為更好地模擬實際養殖環境,筆者所在課題組決定進行淺海養殖試驗,于2004年4月將小黃魚移入淺海網箱。淺海網箱培育技術與土池網箱基本相同,但發現魚體的生長速度沒有土池網箱陜。5月5日,小黃魚平均體重8g.2g,平均全長22.1cm,平均體長18.6cm;至12月6日,小黃魚平均體重109.3g,平均全長23.0cm,平均體長20.5cm。
4.二齡親魚室內越冬2004年12月6日,將小黃魚再次移入室內進行培育,開進行性腺促熟。1月6日,小黃魚平均體重117.4g,平均全長23.6cm,平均體長21.2cm;至3月25日,小黃魚平均體重135.6g,平均全長25.0cm,平均體長22.6cm。
三、小結
1.親魚保活由于小黃魚采捕過程中容易受傷,鱗片脫落較為嚴重,所以在暫養過程中一定要進行魚體消毒和藥浴,以增加小黃魚的成活率。但由于高溫等客觀條件的限制,本次親魚的成活率不高,但也總結了不少實際操作經驗,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礎。
2.理化因子的控制小黃魚可在水溫6℃~32℃區間內正常生長,根據對小黃魚2年來的生長觀察,發現小黃魚最適生長水溫在15℃~25℃;同時,小黃魚是廣鹽性魚類,最適生長鹽度在20‰~35‰。
3.生長環境筆者比較了以上3種不同養殖方法中小黃魚的生長情況,發現小黃魚對生活環境要求相對比較穩定,且水流不能太急。經過淺海網箱和土池網箱對比養殖試驗可以初步得出,土池網箱較適宜小黃魚的養殖。
4.越冬管理越冬時,水溫最好控制在12℃以上,這樣既不影響小黃魚的生長,又不至于浪費過多的能源。越冬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小黃魚的防病工作,投喂要適量,并及時清理池底的排泄物及殘餌。
5.養殖前景從試驗過程來看,小黃魚的抗病能力較強,適合于人工養殖;從試驗結果來看,小黃魚的生長速度也符合養殖要求,加上小黃魚經濟價值較高,人工養殖前景廣闊。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