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2006年4月山東省汶上縣銀都工貿科技生態園建成投產。利用澇洼鹽堿貧瘠土地,通過科學的方法,實行多元復合結構立體開發,建成一處集蔬菜、牧草種植~畜牧禽類養殖~秸稈養藕~藕池養魚~垂釣休閑~餐飲娛樂等多位一體的循環經濟發展的科技生態園,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特別是該生態園推廣的玉米秸稈養藕新技術畝產藕可達6000kg,是傳統植藕產量的3倍~4倍。許多農民以前的玉米秸稈都白白的燃燒掉了,既污染空氣,影響健康,又浪費資源,而秸稈養藕新技術就解決了這個問題,種植一畝藕,就要消耗30畝地產出的玉米秸稈,這樣一來,就可把秸稈變廢為寶了。另外藕池養魚是發展生態漁業的一種優化模式,它能使資源得到立體開發,綜合利用,節約能源。現將其部分做法介紹如下:
一、藕池建造
在3月中、下旬,選擇地勢平坦、土質肥沃、保水性強的地塊,按照東西方向長30m,南北長15m,池深90cm(地上40cm,地下50cm),用磚、水泥建成450平方米為一個單元的池子,池內外壁用水泥抹面,以防滲漏,連片建造,池距為25cm。建完后對池底用石灰、土按比例進行硬化處理。
二、秸稈鋪設
在4月上旬,當水泥池干好后,將規格整齊、長短均勻的玉米秸稈用繩打成捆,每4平方米~5平方米為一個單元,橫豎呈字型東西方向進行鋪設,秸稈厚度為25cm~30cm,然后再回填25cm~30cm的土和雞糞,把雞糞和土摻到一塊回填,每畝可施雞糞5立方米~8立方米,其他肥料可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施用。
三、藕種栽培
要求藕種新鮮,無切傷,無斷牙。一般種植藕種250kg/畝~350kg/畝(該場選用鄂蓮10號優質高產藕種),在下放藕種時,按秸稈的鋪設方向,將藕種斜插至秸稈層,從而達到改善藕池底部土壤結構,促進池藕根莖膨大的目的。另外結合二氧化碳秸稈氣肥增產技術,在秸稈層接種一定比例的二氧化碳氣肥菌種,使其施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充分滿足池藕的生長需要,使池藕產量大幅度提高。利用秸稈在池中橫豎的擺放,能起到阻擋藕秧子在池中到處亂串的作用,因為藕秧子在池中生長,只有遇到阻擋時,才能開始結藕,因此這就是秸稈養藕的關鍵所在,也是能比普通養藕產量高出幾倍的原因所在,另外秸稈在池中經過浸泡發酵后,還能轉化成藕生長的有機肥料,這也是藕產量增長的因素之一。
四、魚苗放養
在4月下旬當藕長出蓮葉,魚種放養前7天~8天,用濃度20ppm生石灰乳漿,沿各池潑灑消毒。待毒性消失后,水溫維持在17℃以上時開始放魚苗。放養時用2%~3%食鹽水浸洗5分鐘~10分鐘,或者用濃度4ppm硫酸銅溶液浸洗10分鐘~15分鐘,具體看魚的忍耐程度靈活掌握。選體壯、無病、無傷、大小均勻、身體背側呈黃色、有黑褐色斑點的鱔種放養,規格為30尾/kg左右,畝放養300尾~500尾。鰍苗規格0.5g/尾,力求大小一致,畝放600尾~800尾。適當搭養鰱、鳙,規格為10尾/kg~15尾/kg,畝放500尾~700尾。在6月份前后再放養鰱、鳙夏花,畝放1000尾~2000尾,用作鱔、鰍活體餌料。
五、日常管理
1.飼養管理投喂時要做到定質、定量、定時、定位。一般每天投喂兩次,時間分別為上午7時~8時,下午15時~17時。黃鱔以動物性飼料為主,如蚯蚓、蠅蛆、小魚、蝦、黃粉蟲或豬禽內臟下腳料;植物性餌料為輔,如豆餅塊、麥麩、浮萍、豆腐坊的下腳料等或配合飼料。飼料要新鮮,變質飼料不可喂。對剛放養的鱔苗,先喂小動物性餌料,待馴化后再喂配合飼料。藕塘內宜先放養鱔苗,待適應配合飼料后,再放養鰍苗。如鱔苗、鰍苗同時放養,必定影響鱔魚馴化。泥鰍以植物性飼料為主,如水草、菜葉、米糠、豆餅輔以動物性餌料和配合飼料,投飼量為體重的5%。對鰱、鳙,定期向藕塘中潑灑發酵的糞水,培育浮游生物作餌,每次每畝潑灑糞水50kg~100kg,同時為泥鰍提供優質浮游生物餌料。
2.水質管理適易的水溫,是藕、魚共同生長增產的主要因素,一般水位應保持在30cm左右,有利于藕、魚的生長和發育。水面過深,藕得不到適易的生長溫度,水面過淺不利于魚類的生長,因此,需注意觀察水位,及時注水,并調節水質。
3.防逃設施在6月底,汛期來臨前,應設防逃設施,以免因池塘溢水逃魚。可用紗窗或聚乙烯網(注意網目不要過大,魚不能逃逸為宜)沿池邊圍一圈,高度60cm,每隔1m~2m可用一根細竹桿支撐紗窗或聚乙烯網,將竹桿底部覆土壓實。
4.疾病防治應堅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每15天~20天全池潑灑生石灰乳漿一次,濃度為20ppm。實施鱔、鰍、鰱、鳙、藕生態兼作,利于調整多元復合養殖結構,改善水體環境,生態防病效果好,一般不易得病。平時注意防治鱔、鰍的常見病,如腐皮病、膚霉病、爛尾病、毛細線蟲病等,生長前期還應注意加強巡視,驅趕水鳥、老鼠、青蛙及蛇等生物敵害。
六、及時收捕
鰱、鳙,可在"秋分"至"冬至"時收獲,一般畝產鰱、鳙150kg~200kg。進入9月份,可采用鱔籠等工具捕獲鱔、鰍;越冬前采收,可用雙手依次逐塊翻泥取出。如果留待春節前后出售,要在越冬期間做好防凍工作,必要時需排水覆蓋防凍。如采用帶水越冬,水層不能過淺,以防結冰。黃鱔自投放苗種后,飼養3個月,便可長到30cm~40cm。一般畝捕鱔、鰍達160kg左右,畝均產藕4000kg~6000kg。蓮藕和復養魚類的年總收入,平均每畝純效益可達8000元~12000元,較單種單養提高50%~70%。
七、分析與討論
1.水泥池秸稈養藕產量是傳統植藕產量的3倍~4倍,關鍵在于改變了藕池結構,水泥池既利于管理又利于提高水溫,而且能重復使用10年以上,減少了重復建設,節約了成本;在建造時不易過大或過小。
2.鋪設秸稈,按秸稈的方向呈"工"字型植藕順應了藕的生長習性,另外秸稈保溫、透氣,便于采藕,腐爛后還可充當肥料,這也是藕增產的主要因素之一。
3.應堅持"以藕為主,以魚為副"的原則,適當調節魚的密度,也可實行單養,但不易多放,因蓮葉的遮擋往往使水溫達不到要求,以至于魚類達不到商品規格而直接影響經濟效益。
4.發展秸稈養藕,不僅可以大幅度提高池藕的產量和效益,還可以消耗大量作物秸稈,使作物秸稈變廢為寶,能夠避免秸稈焚燒造成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還能帶動農村地方經濟的發展,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促進農民增收的實用蔬菜種植新技術。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