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項旨在提高低值魚類附加值、改善缺鐵性人群健康狀態的魚皮深加工技術,已被浙江海洋學院與浙江海力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科研人員研發成功。記者在海力生生產車間內看到,這種名為“深海魚蛋白鐵肽”的食品實現了正式生產。
“海魚沙玉皮……遠持享佳賓”,這是北宋大詩人梅堯臣獲友人饋贈“鯊魚皮膾”時寫下的答謝詩。鯊魚皮經過加工并細切成絲后,稱為鯊魚皮膾,非常珍貴,古時交通不便,梅堯臣收到朋友捎來的珍肴,非常高興。
海力生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他們選擇的原料為鱈魚皮,價格在2700元至4700元每噸,每15噸鱈魚皮可以生產1噸魚蛋白鐵肽。貴不過數千元每噸的鱈魚皮,使得今后舟山出現由低值類魚皮制成的“遠持享佳賓”的禮品成為可能。
據悉,該項目為浙江省重大科技項目,以低值魚或魚類加工副產物的蛋白質為主要原料,通過現代生物科技手段生產出包括食品添加劑、膠囊、片劑等多種形式的功能食品產品。
課題帶頭人、浙海院教授鄧尚貴表示,科技人員通過突破性地利用物理方法實現產品脫腥,解決了化學脫腥潛存的安全性問題,通過水解產物螯合修飾技術上的突破,讓產品中加入的鐵能夠更易為人體吸收,這是該項目的兩大特色。
鄧尚貴說,中國缺鐵人群達40%,缺鐵性貧血是不容忽視的健康威脅。項目選擇魚蛋白水解物為鐵載體,產品不僅具有鐵的高生物利用率和高食品安全性,還具有改善缺鐵性貧血、促進生長、延緩衰老等生物活性以及蛋白質營養功能特性。接下來,該產品將設計商標、進行功能性評價等,如果順利,今年七月即可投入市場。
鄧尚貴樂觀地預計,通過項目的實施與今后的推廣,除了能改善缺鐵性人群健康狀態,還將增加舟山乃至全國將低值魚及魚類加工副產物作為蛋白質食物源的產品數量和質量,既可基本解決浙江省魚類加工企業產生的副產物的高值化開發與利用問題,又可提高海洋低值魚加工與利用的附加價值,對增強企業的經濟實力和市場競爭能力,促進浙江海洋經濟戰略的實施都有積極的意義。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