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為了探索河道小網箱養殖湘云鯽的生長、產量和效益等情況,我們于2001~2003年進行了河道小網箱養殖湘云鯽試驗,現將試驗情況總結如下:
一、材料與方法
1.水域條件
試驗在渦河河灣中進行。渦河河灣常年最大水深6米左右,水質清新,溶氧豐富,pH值7.0~8.5,周年水溫4~31℃。
2.網箱制作與設置
(1)網箱結構一級網箱為敞口式,二、三級網箱均為單層封閉式結構。一級網箱用聚乙烯紗窗網縫合而成,規格為2米×1.5米×1米;二級網箱用聚乙烯網片縫合而成,規格為3米×2米×1.5米,網目為1.0厘米無結箱;三級箱用聚乙烯網片扎成,規格為4米×3米×2米,網目為3.5厘米,為防止餌料丟失,用聚乙烯紗窗網作箱底。
(2)框架框架均用毛竹捆扎而成,一級箱選用周長20厘米的毛竹,二級箱用周長33厘米的毛竹,三級箱用周長36~40厘米的毛竹。框架四個角用粗為12毫米,長為30~40厘米的螺絲鉆眼上牢,用粗為30~40毫米的小毛竹捆在螺絲上形成上框架,網箱吊在上框架上,出水20厘米左右,便于投餌喂食。
(3)沉子鐵制作的,底綱每0.5米裝一個,四角用半塊磚頭加重。
網箱未下水前,要認真檢查網箱是否破損有洞,并于魚種進箱前7天下水,使網箱著生一些附著物形成生物膜,以減少魚種進箱摩擦損傷。
3.魚種入箱
湘云鯽魚苗是從湖南湘云鯽(鯉)長沙中試基地引進水花,在省水產研究所培育成1.5厘米左右的小烏仔,于每年的5月12日左右購買到本地投放到一級網箱中進行飼養。投喂開口料或干蟲,經過20天左右的強化培育,長到5~7厘米左右(體重6~8克),分箱轉到二級箱中進行飼養,再經過30天左右的飼養,試驗魚長到1.5厘米以上,轉到三級箱中進行養殖。放養情況見表1。
表1三級網箱魚種放養情況
級數網箱(只)進箱時間(月.日)規格放養密度(尾/立方米)
一25.122厘米1700
二26.16~8克/尾550
三27.150克/尾80
4.人工馴食與投喂
一級網箱培育階段投喂小魚開口料或干蟲;二級網箱飼養階段,開始馴食,投喂蛋白質含量35%的淡水魚全價膨化小魚料,每日定時馴食3次,每次30分鐘左右,7天后完成馴食,魚群已能自主上浮搶食,轉入正常投喂,此后統一投喂淡水魚全價膨化顆粒飼料。每日3次,時間分別為8∶30、13∶30、18∶30,投餌量一般為魚體總重的4%~6%。
5.魚病防治
平時用防治細菌性魚病的藥物掛袋,每隔15天一次。高溫季節,每10天用50~100克/立方米生石灰全箱潑灑一次,每15天在飼料中適量拌入土霉素渣投喂,用量100千克魚體重用5克。
6.日常管理
每天按時投喂,勤檢查,以防止網箱破損,清除網箱內外雜物,保持網箱清潔和水體內外交流暢通。注意觀察魚類生長與攝食情況,做好管理日記,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二、試驗結果
1.產量
魚出箱時間為9月20日至11月20日,總共產魚1344千克,平均單產28千克/立方米,平均尾重為350克。
2.經濟效益
本地售價10元/千克,總收入為13440元,扣除網箱、魚種、飼料、人員工資等費用10074.3元,盈利3365.7元,每箱為1682.8元。
三、小結與體會
1.湘云鯽生長與水環境
湘云鯽有良好的環境適應能力,試驗表明,當水體惡化變黑或輕度污染時,雖不致造成死魚,但在高溫季節易患細菌性出血病。
2.湘云鯽生長與餌料
科學合理地投喂優質適口、營養全面的餌料是實現湘云鯽快速生長的關鍵。當投喂蛋白質含量32%以上的優質全價飼料時,其生長速度較快,投喂蛋白質含量30%以下的飼料時,生長較慢,故投喂蛋白質含量32%以上的優質全價餌料較好,餌料系數一般為1.89。
3.及時分箱與適時篩選
當年養成商品魚,必須及時分箱,其放養密度不宜過大,一般80~120尾/立方米為宜。本試驗中個體規格在200~600克,相差3倍,因此,要適時篩選,使同一網箱中的魚體規格大致相同。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