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常規魚套養鱖魚是可充分挖掘水產養殖潛力,提高水面利用率,實現增產、增效。現將該養殖技術操作規程介紹如下:
1養殖條件
1.1池塘
每只池塘面積以5-8畝為宜,池底硬,淤泥少。
1.2水源
水源充足,水質良好,排灌方便,無污染。
1.3 水深
以1.5-2.5米為宜。
2苗種放養
2.1常規魚
可放養鰱魚、鳙魚、鯽魚,鳊魚等冬片魚種,1-2月份放養,每畝總放養量控制在1000-1200尾。不宜搭養草魚、青魚、鯉魚等魚類。
2.2鱖魚
選用無傷無病、體質健壯的魚種,規格3-5厘米,畝放100-150尾,放養時間為5月份前后。
3餌料魚
3.1品種
鱖魚的天然食性是攝食活魚,喂養鱖魚的餌料魚來源有人工飼養和野生魚類采集,凡是沒有硬棘的小魚蝦、小泥鰍等,都可以作為鱖魚的餌料魚,但從來源、經濟、喜食等方面考慮,以選擇鯪魚為好。
3.2餌料魚放養
6月份在池中混養鯪魚夏花苗種作為鱖魚食料,每畝放養1-1.5萬尾。
4養殖管理
4.1放養前準備
魚種放養前半個月排干池水,清除淤泥,徹底清塘,常用藥物為生石灰,每畝施150公斤,化水后全池均勻潑灑,再曝曬7~10天,殺滅塘內一切有害生物。在鱖魚苗種入池前3天,用0.7PPM硫酸銅和硫酸亞鐵合劑(5:2)全池潑灑一次,殺滅水中寄生蟲,以提高成活率。
4.2魚種消毒
放養的各類魚種暫養容器中,用3PPM的硫酸鋼溶液或3%食鹽水浸洗5-10分鐘,防止病原體帶入養殖池塘。
4.3餌料魚管理
作為餌料魚的鯪魚要保持一定的密度,如數量不足,應補充投放一些餌料魚,讓鱖魚有充足的食料。根據鱖魚各個不同的生長階段,投喂相應的餌料魚。
4.4水質管理
定時加水、換水,適時使用增氧機增氧,保持水質清新。每隔半個月每畝用10公斤的生石灰進行全池均勻潑灑消毒,改良水質。水位應保持在1.5米以上,水體透明度保持在40厘米以上。
4.5日常管理
早晚巡塘,觀察鱖魚的攝食、生長情況及水質情況,檢查餌料魚是否充足,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注意防逃防盜。
5病害防治
5.1細菌性爛腮病
病原體:柱狀屈橈桿菌。
癥狀:病魚鰓絲腐爛發白,鰓上常附著污泥和粘液。病魚獨游,體色發黑,體形消瘦。每年4-8月為發病流行期,危害各個生長階段的鱖魚,尤其是魚種。
防治方法:
(1)漂白粉1PPM全池潑灑,間隔24小時再潑灑一次。使用劑量和方法參照其說明書。
(2)畜用紅霉素全池潑灑,使池水或0.1-0.3PPM濃度。
5.2水霉病
病原體:水霉菌
癥狀:肉眼觀察可見病魚體表和背鰭硬刺頂端有白色絮狀物的菌絲體。
防治方法:對魚苗、魚種用3%左右食鹽浸洗5-10分鐘。
5.3纖毛蟲病
病原體:斜管蟲、車輪蟲。
癥狀:病魚體色變黑,游泳異常,急躁不安并失去平衡而在水中打轉翻滾。顯微鏡檢查發現大量蟲體。
防治方法:
(1)硫酸銅和硫酸亞鐵合劑(5:2)全池潑灑,使池水成0.7PPM濃度。
(2)病魚可用四千分之一濃度的福爾馬林浸30-60分鐘和3%的食鹽水浸10-15分鐘。
5.4粘孢子蟲病
病原體:微山尾孢蟲。
癥狀:打開鰓蓋,有大量微山尾孢蟲的大胞囊在鰓絲和鰓弓上,鰓上粘液較多,大量寄生引起鱖魚死亡。
防治方法:全池潑灑B型滅蟲精,使水池達到0.075PPM,隔天一次,連用三次。
5.5指環蟲病
病原體:指環蟲。
癥狀:鰓絲暗灰色,游動緩慢,鏡檢有指環蟲寄生。
防治方法:
(1)用20ppM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魚種10-30分鐘,可殺死指環蟲。
(2)用0.075ppM的B型滅蟲精全池潑灑,隔天一次,連續2-3次。
5.6錨頭鳋病和鲺病
病原體:錨頭鳋、鲺。
癥狀:肉眼觀察可見體表寄生錨頭鳋或魚鲺。
防治方法:
(1)魚種放養前生石灰帶水清塘消毒,能有效殺滅錨頭鳋幼蟲和鲺的卵塊、幼蟲產成蟲,達到預防目的。
(2)用20ppM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浴病魚1-2小時,可殺死全部幼蟲和大部分成蟲。
(3)用0.075ppM的B型滅蟲精全池潑一次。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