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鯉魚出血病
外觀病魚腹部鱗下、鰭條、尾柄充血發紅;融冰時,病魚上浮貼近冰層或浮于水面,成群集結于池邊;游動緩慢而逐漸死亡;患病魚運輸成活率低。根據病原病因的不同分為以下幾種:
出血性敗血病。病魚外觀正常或腹部鱗下充血發紅,解剖時病魚體內冒出血水,內臟有淤血。病原:嗜水氣單胞菌。
褐血病(出血性鰓病)。病魚腮絲腫脹,部分形成動脈瘤,色澤發暗,嚴重時血液呈咖啡色。此魚在養殖期間池水溶解氧充足時也出現浮頭現象。病因為池水中氨氮、亞硝酸鹽中毒。
顯性出血病。病魚胸腹部鱗下、尾柄充血,尾鰭、背鰭呈現血紅色,腮蓋部分充血;解剖時肌肉充血、有血絲,肝臟腫大色淡,膽囊腫大色淺。
隱性出血病。病魚剛出水時體色正常,粘液少;在網箱內時體表出現充血現象,其中有不少部分魚上領發紅(紅嘴唇),開始陸續死亡;解剖時病魚肝臟出現脂肪肝或花肝,膽腫大或僅有膽囊(又稱無肝)。病因:由于長時間盲目投喂高蛋白質飼料且蛋白質利用率不高引起的。
防治方法
鯉魚出血病在春季較難治愈,其病程較長,一般夏秋季節可檢出,應及時治療。
(1)改善水環境:早分塘或換水,定期潑灑生石灰及沸石粉。
(2)食鹽浴:投飼前用3kg-4kg食鹽溶水在飼料臺周圍潑灑,每日1-2次,有助于魚類清鰓、載氧、強化營養物質的吸收、恢復體能。與投喂藥餌同時使用效果更佳。
(3)魚種消毒:在無其它疾病時,最好用食鹽20g/L與小蘇打30g/L合劑。
(4)強化恢復體能:此時投喂的飼料添加沸石粉、膽堿、敗血散(克瘟寧或腐敏),飼料中少加或不加礦物質混合劑。配合外用,定期全池潑灑含氯藥物及沸石粉。
(5)投喂殺菌藥餌:針對出血性敗血病必須投喂殺菌藥餌,每天1-2次即可。
(6)外用藥物與水質調節配合使用:針對病情定期潑灑生石灰、沸石粉、漂白粉及食鹽浴。夏秋季節,尤其是立秋后必須投喂恢復體能的藥餌;改善水環境;越冬池封冰前潑灑2次生石灰和沸石粉。
2、原蟲性鰓病
癥狀:早春越冬池開化后,春片魚種常集群散漫游動于池邊或下風處,常引起魚種暴發性死亡,一般常見魚在晴天集群上浮水面,似缺氧浮頭狀,馴化時不上餌料臺或吃一會兒就散開并陸續浮于水面,食欲明顯減退,生長緩慢,掀開病魚鰓蓋可見組織增生,粘液增多。
病原:由原生動物中的車輪蟲、鰓隱鞭蟲、斜管蟲、杯體蟲等大量寄生蟲引起。
治療:(1)魚種消毒:秋片魚種入越冬池或春片魚種分池時用敵百蟲、高錳酸鉀等浸泡劑浸泡魚種;(2)潑灑漂白粉1g/L或其他氯制劑藥物,以防病灶再感染細菌性疾病;(3)改善水環境:池塘定期潑灑生石灰和沸石粉調節水質。
3、豎鱗病
癥狀:病魚鱗片向外張開,魚體外形呈松球狀,鱗基部水腫,稍加擠壓即有積水或帶血積水噴出。常與腹水病并發,即眼球突出,鰭基部和皮膚表面有時伴有出血,腹部膨大,腹腔內大量積水。病魚游動遲緩,呼吸困難,身體倒轉,腹部朝上,最后死亡。
病原:水型點狀假單胞桿菌
治療:(1)改善水環境:早分池或換水,養殖期間定期潑灑生石灰;(2)魚種消毒:用20g/L食鹽水和30g/L小蘇打混合液浸泡病魚;(3)池水消毒:全池潑灑2次漂白粉1mg/L或2次高氟0.4mg/L;(4)投喂藥餌:投喂藥餌(每100kg魚所需飼料中加入5g抗菌素)5d-7d,每天1-2次,配合食鹽浴更好;(5)操作輕細:分池或運輸時操作要輕,動作要快,避免魚體受傷。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