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魚類越冬池溶解氧量過低會使魚窒死,但溶解氧量過高也是造成魚類氣泡病的主要原因。
在越冬初期和中期,一般只注重提高越冬池的溶氧量。可是,到了后期,即春節過后的二個月間,氣溫與水溫回升,越冬池冰層尚待溶化,此時如果水體溶氧量過高,冰下水體中氧外溢,氧分壓迅速降低,這時魚體內氧分壓仍然較高,氧氣自體內也迅速向體外溢出,即發生氣泡病。患病魚體有的腸管內有氣泡,鱗片豎起似豎鱗病,鰓絲微血管中也有氣泡,動脈球充氣膨大,眼眶邊充氣,腸系膜與肝臟表面也有分布。養殖魚類患病部位,主要是尾鰭、背鰭、豎鱗,還伴有魚鰾高度充氣。由于得氣泡病的魚體失去平衡,從而影響其生理機能,直至死亡。特別是春節后,水淺、冰透明度好,水生植物多,春節前一直不缺氧的越冬池,一定要注重氧氣的過飽和,當水體溶氧量大于每毫升20毫克時,應向池中注水,以降低水中溶氧量,預防魚類氣泡病的發生。在沒有測氧條件的越冬池,只觀察水中各種生物活動情況也不易發現此病,往往死魚后才發現得了氣泡病。所以,要以防為主,一旦發現死魚,要立即注水,可起到應急效果。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