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鯔魚屬鯔形目鯔科魚類。全世界鯔科魚類有70多種,我國沒海已發現20多種。鯔科魚類是常見的海產魚類,分布極廣,遍及熱帶、亞熱帶、溫帶水域。鯔魚雖產于海中,但對鹽度的適應范圍很廣,在海水、咸淡水中均能正常生活,有些種類能完全適應淡水生活,是沿海海水養殖和咸淡水池塘養殖的主要魚類。養殖的主要品種有鯔(俗稱烏頭鯔、青鯔)、梭魚(俗稱赤眼鯔、黃鯔)、棱梭(俗稱棱鯔)等。根據文獻記載,養鯔業始于明代,在鯔魚體型細長,呈棒棰型,沿海群眾又稱其為“棰魚”。鯔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魚肉含蛋白質22%,脂肪4%。早在3000多年前,鯔魚已成為王公貴族的高級食品之一。鯔魚還有鰣舅之稱,言其味若鰣魚。特別是冬至前的鯔魚,魚體最為豐滿,腹背皆腴,特別肥美,常被作為賓館酒樓的海鮮佳肴。鯔魚除了作為食品大受贊賞外,還有滋補身體的效用。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載有:“鯔魚肉,氣味甘平無毒,主治開胃,利五臟,令人肥健,與百藥無忌”。
鯔魚是雜食性魚類,以底棲硅藻和有機碎屑為主,也兼食一些小型水生動物,適宜在池塘中與其他家魚混養。一般每公頃放養了3~5厘米的鯔魚約1500~3000尾,當年可長到400~500克,產量1000公斤左右。工人飼養時,可適當投喂些糠麩、豆餅、豉渣、酒精等糧油加工副產品作飼料,以補充天然飼料之不足。
鯔魚在海洋中產卵繁殖,從沿海捕撈的鯔魚苗,要經過暫養、淡化后才適于運輸。暫養池每1/15公頃可放鯔魚苗約10萬尾,最初用加入1/4淡水的海水暫養,以后逐漸增加淡水的比例,直到最后全部使用淡水,整個過程約一星期。淡化時要適當投喂飼料,以防魚體消瘦。在河口淡水水域捕撈的鯔魚種,不必淡化就可放養到池塘中。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