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輪捕輪放是指1次放足不同規格的魚種,經一段時間飼養后,將達到食用規格的魚捕出,再補放小規格魚種。這種養魚措施不僅能使池塘在飼養期間保持較合理的載魚量,避免因池魚密度過大而影響生長,還可以提前在夏、秋淡水魚淡季分期分批向市場提供鮮活魚,以改變魚貨供應淡旺不勻的狀況。
(一)輪捕輪放的方法輪捕輪放的魚類主要是鰱、鳙(俗稱熱水魚)、草魚、鳊、鯽魚等。方法包括:
1.“捕大留小”1次放足不同規格的魚種,飼養到一定時期,分期分批捕出部分達到食用規格的魚類,讓較小的魚繼續飼養,不再捕放魚種。這種方法的缺點是不能為下1年的生產提供大規格魚種,且專用魚種池的面積相應增加。
2.“捕大補小”俗稱輪捕插放。1次放足3、4個不同規格的魚種,待魚長成,分批捕出食用魚后,再補放魚種,或養成食用魚,或養成大規格魚種,供下年混養。目前生產單位多采用此法。一些生產單位輪捕輪放常采用的時間和次序是:第1次,6月中下旬,起捕達0.5千克/足以上的鰱、鳙魚,起捕量為每100平方米水面4.5~7.5千克;第2次,與第1次起捕相隔半月后進行,捕出部分鰱、鳙魚和達到0.2千克/尾的白鯽,起捕量為每100平方米水面4.5千克左右;第3次,8月初,起捕部分鰱、鳙、鳊、白鯽,并按每100平方米水面45~75尾的量,插放全長13厘米的早繁夏花草魚“拋頭”;第4次,9月中下旬,起捕達到規格的商品魚(0.6千克/尾的鰱、鳙魚,1.5千克/尾的草魚,0.25千克/尾的團頭魴,0.2千克/尾的羅非魚全部捕光);第5次,干塘起捕。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