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白鯽,又名日本鯽、大限鯽、河內鯽等。由于白鯽具有食性廣、生長快、個體大、起水率高以及病害少等優點,在我國各種淡水水體中都能很好地生長發育、成熟和產卵,普遍受到養魚者歡迎,已在我國很多省市大面積推廣。1.品種來源白鯽原產于歷史悠久的日本琵琶湖,約在1897年,大阪府河內郡一位漁民把它移入內河和池塘中飼養。后經多年的馴十七和精心選育,遂得純系優良品種,故得名河內鉚。1976年3月,我國廣東從日本引進,試養。1977年2月,根據大限鯽體色銀白和它的食性、鰓耙結構、習性均似白鰱,因此認定中文名為“白鯽”。2.特征特性白鯽體色銀白,體型較大,高而側扁,前背隆起似駝峰,頭稍小,尾柄較細長,口裂較大。體長為體高的2.1―3.1倍,側線鱗為30―32個,鰓耙數較多,為102―120個,鰓耙內側面具有許多分枝且帶棘,組成網狀結構。白鯽是以浮游植物等植物性餌料為主的雜食性魚類。在魚苗階段前期以食浮游動物為主,主要為輪蟲。后期開始食浮游植物。體長15―25毫米時為食性轉化的主要階段。在魚種和成魚階段,白鯽以浮植物為主要食物,也吃一定數量的有機碎屑、水生蟲。白鯽喜歡生活在水體的中上層,對水質變化、低溶氧量有較強的耐受能力。在每升水溶氧量低于o.2毫克的水體中,還能生存數小時,只有低于o.1毫克/升時,才引起死亡。它對溫度的適應性也廣,能終年正常攝食和生長。在天然水域或人工養殖的情況下,白鉚的生長速度都明顯快于普通鯽魚。在我國南方地區,生長條件好的水體,白鯽1冬齡可達性成熟,其繁殖習性與鯉、鯽魚相近,為正常的2倍體有性生殖群體,也能在靜水中自然繁殖。在天然水域中,水溫達17℃以上即開始產卵。最適產卵水溫為20℃左右,產卵性卵,屬分批產卵類型。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