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qū):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qū):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行業(yè):養(yǎng)豬|養(yǎng)牛|養(yǎng)羊|養(yǎng)兔|養(yǎng)魚|養(yǎng)雞|養(yǎng)蛇|養(yǎng)鵝|養(yǎng)鴨|養(yǎng)龜|養(yǎng)蝦|養(yǎng)蟹|養(yǎng)鹿|養(yǎng)蠶|黃粉蟲
行業(yè):水稻|玉米|花生|小麥|大豆|茶葉|棉花|油菜|鵪鶉|牛蛙|黃鱔|泥鰍|蚯蚓|養(yǎng)驢|養(yǎng)蠅蛆
當前位置:首頁 > 技術中心 > 水產養(yǎng)殖 > 養(yǎng)魚技術
84農業(yè)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親魚培育。鱖親魚宜采用專池培育,親魚池一般面積為1―2畝,水深1.5―2米。魚池水源要清新,排灌方便,底部長有水草更好。每天投喂適量的餌料魚,在繁殖前兩個月,將雌雄魚分池飼養(yǎng)。有些湖泊或水庫如果鱖魚自然資源豐富,也可以從春季捕撈的成魚中挑選親魚。雄魚個體0.5千克以上,雌魚個體1―3千克,無傷體質健壯的即可選用。(2)雌雄鑒別。雌魚的下頜前端呈圓弧形,略超過上頜。生殖孔呈“一”字形,周圍桃紅色,位于肛門與尿孔之間。雄魚的下頜前端呈尖角形,超過上頜很多,生殖孔和泄尿孔重合為泄殖孔,呈點狀小孔,位于肛門后。性成熟時,雌魚腹部膨大、柔軟、富有彈性,卵巢輪廓明顯,腹中線下凹,生殖孔紅腫開口。雄魚腹腔受輕壓時有乳白色精液流出。(3)催產孵化。催產劑以鯉魚腦垂體(PG)和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及釋放素的類似物(LRH―A)混合使用,效果較好。兩種催產劑混合使用劑量為:①PGl.5―2毫克十HCGl000國際單位;②PGl0毫克十LRH―A300微克。注射的部位在胸鰭基部,一般采用一次注射,也可以二次或三次注射。其效應時間比家魚長6―12小時。受精方法視生產規(guī)模大小和親魚是否充足而定。自然受精方法對親魚的損傷小,適合于大規(guī)模繁殖。人工受精成功的把握大,親魚損傷較大,適合于小規(guī)模生產。也可將自然產卵和人工授精結合起來,當自然產卵完成后,將親魚捕起來,對未產卵或未產盡卵的親魚進行人工采卵授精。鱖魚的鰭條銳利且堅硬,捉魚時,要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鱖魚的吻端下頜骨處將魚提起,再用紗布或毛巾把魚包住,留出注射部位或產卵部位,既不傷魚,又不會傷人。受精卵的孵化直接在環(huán)道中進行。由于卵微有粘性,呈半漂浮狀態(tài),比重比水略重,在靜水中會沉入水底,因此環(huán)道內的水流速應保持在每秒20厘米以上,否則卵會下沉,影響孵化率。在無環(huán)道的情況下,受精卵也可在流水孵化桶或孵化缸內孵化。在孵化過程中要控制好水質,要求做到水質清新、溶氧充足、無污染無敵害,保持水溫在23―29℃,以便讓受精卵在最佳適宜溫度中順利發(fā)育。其受精卵胚胎發(fā)育的速度比家魚慢,從受精到出苗在水溫25―30℃時,約需30小時以上。(4)苗種培育。鱖魚苗的培育過程既可在苗種池中進行,也可在網箱中培育,但都要精心管理。苗種培育池一般面積為0.1―0.2畝或更小,水深1.5米,水質清新,排注方便,池底淤泥要少。為了操作方便,更好管理,現在多數生產單位將苗種培育放在孵化環(huán)道或在池中放置網箱進行。網箱設置在微流水池中,在放養(yǎng)前要對放箱池和魚體進行消毒。從魚苗卵黃囊完全消失到鰭條出現,稱為開口期,時間大約3天左右。開口餌料魚為脫膜24―72小時的團頭魴魚苗或脫膜24―60小時的草魚苗。一般鱖魚催產后1―2天就開始對團頭魴或草魚進行催產。開口餌料魚密度為鱖魚苗的15倍,使鱖魚苗張口便可捕食。從開口到魚體鱗片完全形成的階段,即培育到3.3厘米,可作為魚種出售或轉入成魚池飼養(yǎng),時間約需12―18天。在這個階段,保證充足而適口的餌料魚苗供給,經常進行消毒防病防寄生蟲工作,是提高成活率的主要措施。在這階段,危害最大的病害是水霉病和斜管蟲、車輪蟲及小瓜蟲,這些病害在水溫20―30℃時會大量繁殖并感染魚苗,常會導致魚苗大量死亡,所以特別要注意防病治病。預防的方法,投放的餌料魚必須消毒,常用3%食鹽水浸洗10―20分鐘;轉環(huán)道或轉箱時鱖魚苗用濃度為150―200克/立方水福爾馬林溶液藥浴1―2分鐘。病害治療方法,車輪蟲和斜管蟲病,可每天每立方水先用0.7克/立方硫酸銅與硫酸亞鐵合劑(5∶2)潑灑2―3次,后用2%o―3‰食鹽水潑灑;或用100克/立方福爾馬林溶液浸洗5―10分鐘。小瓜蟲病,將病魚用2克/立方硝酸亞汞溶液浸洗3―5分鐘,或0.1克/立方濃度全池潑灑;或40克/立方福爾馬林潑灑。鲺病,用0.2―0.5克/立方晶體敵百蟲潑灑;或用1.5克/立方高錳酸鉀洗浴5―10分鐘。當魚苗達到3.3厘米以上,鱗片基本長出后,病害就逐漸減少。此時的形態(tài)已類似成魚,主動攝食的能力增強。由于鱖魚苗開食就以活魚苗為飼料,而且不同生長階段對活飼料的種類和大小有不同的要求,如果供食不及時、數量不能滿足或不適口,鱖魚就會自相殘食而被咬死、卡死,或因饑餓而死。因此必須根據鱖魚苗的開食時間和生長速度,有計劃地生產供應各種不同規(guī)格的活飼料魚,做到時間配合、數量滿足、規(guī)格配套、品種符合要求,才能保證育苗成功。如果鱖魚種還需要養(yǎng)大些,可在3.3厘米規(guī)格基礎上再進行分疏培育。既能在網箱內分疏繼續(xù)飼養(yǎng),也可利用水泥池或小土池培育。流水池放養(yǎng)密度為每立方米水體200―500尾,靜水池放養(yǎng)密度為每立方米水體100尾,以投喂活魚苗或野雜小魚蝦為餌料。
84農業(yè)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yè)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yè)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