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海區選擇
大黃魚網箱人工養殖的海區選擇在膠洲灣內,水質肥沃,優質生物種群繁殖興旺,鹽度適宜,且鹽度一年之內幾乎都處于垂直均勻狀態,全年平均最低值約為31.6。年平均水溫為12℃,夏季為25℃~27.3℃,海區表層水溫在9℃~27℃之間,表、底層間溫差小于0.5℃~1℃,流速0.3米~0.5米/秒,養殖區最低潮時水深在10米以上,最高達15米以上,透明度在50厘米~120厘米,溶解氧一般在7.1毫克~8.0毫克/升,是非常適宜進行大黃魚網箱人工養殖的海域。
二、網箱設置與規格
大黃魚養成階段的網箱設置與魚種培育階段的要求基本相同,只是網箱的規格與網目大小應隨著魚種的長大而改變。網箱采用聚乙烯等材料制成,可選用40目~12目尼龍篩網,網眼大小在30毫米左右。為避免魚體擦傷,采用網衣材料質地應比較軟,無結節片。網箱的深度一般在3.5米~4.5米,低潮時海區水深達到8米以上。網箱的規格為4米×4米、3米×3米等。
三、魚種放養
1.魚種應選擇體型勻稱、體質健壯、體表鱗片完善、無病、無傷、大小大體相同的,最好每尾平均達到80克~100克。
2.大黃魚苗運輸采用封閉的水箱、水桶,用活水船進行連續24小時充氣運輸。在運輸前要停止投喂,運輸過程中要去除過多粘液。魚種用船從南方運至青島港,然后用小機船裝水充氧運到網箱養殖點。由于路途較近,運輸過程中的成活率達到100%。放苗時間為5月20日,水溫在18.5℃。
3.魚種運回后,我們采用抗菌素和福爾馬林溶液浸泡消毒后,移至網箱養殖,共運進魚種4000多尾,每平方米放養密度在25尾~30尾左右。
四、餌料投喂
大黃魚養成期間一般每天早、晚各投喂一次,但陰雨天氣可隔一天投喂。當天的投喂量主要根據魚的攝食情況、天氣、水色、潮流變化等情況決定。水溫在29℃以上,濕性餌料日投餌率約為6%~8%。大黃魚主要以鮮活餌料、雜魚、雜蝦、蛤肉等為主,養成每尾需用餌料2.5斤,每尾費用在3元左右。
五、養成期的管理操作
大黃魚網箱養成期的管理操作與魚種培育階段相同,但是養成階段生長最快的是在高溫期,這時網箱最容易附生動植物,應經常換洗網箱,一般每隔15天左右換洗一次。每次應結合換洗網箱,對網箱的魚進行抗菌素溶液的浸泡消毒,以減少魚病發生。堅持每天早、中、晚三次檢查魚的動態,對潮汐、水流、水質肥沃等情況隨時觀察、了解,防止缺氧死亡,發現問題,及時解決處理。
六、經濟效益
養成期間成活率達80%,當年收獲商品成魚3200尾,每尾平均達到1.5斤左右(最大2斤,最小1斤),活魚市場售價75元~100元/公斤,產值達15萬元。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