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形態特征:背部黃綠色,體則黃色并有斷續的黑色斑塊,腹部淡黃或白色,各鰭均為黑色,體長,腹部平坦,后部稍側扁,體裸無磷,頭大寬平,眼小位于頭的前側上位,口下位,裂大。須4對,上額須長,下額須2對,外額須長于內額須,背鰭硬刺,具有鉅齒,胸鰭呈狀,硬刺強大。
2、生活習性,黃顙魚多在靜水或江河緩流中活動,喜底棲生活,白天棲息于湖水底層或魚塘底層。在晴好天氣,喜歡在水體中上層集群。覓食多在夜晚進行,夜間則游到水上層覓食。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強,因而在不良環境條件下也能生活。該魚屬溫水性魚類,生存溫度0℃-38℃。最佳生長溫度25℃-28℃,pH值范圍6.0-9.0,最適pH值為7.0-8.4。耐低氧能力一般。水中溶氧在3毫克/升以上時生長正常,低于2毫克/升時出現浮頭,低于1毫克/升會窒息死亡。
3、食性:黃顙魚是以動物性鉺料為主的雜食性魚類,食性廣,主要攝食小魚、浮游動物和水生昆蟲的幼蟲和螺螄等,偶爾也食水生植物。剛出膜3─4天的仔魚以自身的卵黃為營養,在自然條件下苗種階段以輪蟲、枝角類、水蚯蚓及其它水生昆蟲為食。
4、生態習性:黃顙魚適應性很強,在我國南北地區都可生長,耐低氧,適宜的活動水深為1.5─2米。最適生長水溫22─27℃,生長速度較慢,一般一齡魚個體重200─300g。
5、繁殖習性:性成熟年齡為2年以上,雄魚3年以上,達性成熟的雄魚在肛門后面有一個生殖突,而雌魚則無。繁殖較適水溫24─26℃,受精孵化水溫25℃(72─80小時孵出),一般懷卵量為4500─5500粒/尾,卵為沉性,屬粘性卵。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