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病原:水霉菌
癥狀:水霉病俗稱白毛病、膚霉病。水霉菌最初寄生時,一般看不出病魚有何種異常,當看到病狀時,菌絲體已侵入魚體傷口,向外生長。如因操作、運輸不慎而使魚體受傷,低溫造成凍傷,或寄生蟲、細菌等感染造成原發病灶時,霉菌的動孢子便從魚體的傷口侵入,吸取皮膚里養料,在受傷病灶處迅速繁殖,蔓延擴展,長成棉毛狀的菌絲。菌絲與傷口的細胞組織纏繞粘附,使皮膚發生潰爛、組織壞死,同時隨著病灶面積的擴大,魚體負擔過重,游動失常,食欲減退,魚體消瘦,最終病弱死亡。
危害對象及流行條件:此病發生在20℃以下,的低水溫季節,以早春、晚冬最為流行。全國各地均有發生。水霉菌對寄生蟲無嚴格的選擇性,各養殖魚類從魚卵到成魚均能被感染。密養的越冬池,春季塘水清瘦或處于饑餓狀態的魚,都易患水霉病。
防治方法:
預防:魚類入池操作過程中要盡量仔細,勿使魚體受傷。入池前用“苗種浸泡劑”按1/5000的比例稀釋后,藥浴3分鐘后再入池,入池后用“殺菌紅”按每畝水面1米水深50毫升用量全池潑灑。避免在水溫15℃以下處理養殖魚類,以免魚體凍傷及擦傷。
治療:每畝水面1米水深用“殺菌紅” 100~125毫升全池潑灑。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