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病原:病毒
癥狀:發病初期,病魚體表出現許多白色小點,上面覆蓋一層白色塊狀粘液。隨著病情的發展,白色斑點的數量不斷增加,同時斑點的區域不斷擴大,致使病灶部位的表皮逐漸增厚,形成石蠟狀的增生物,形狀好似痘瘡,因此稱之為“痘瘡病”。痘瘡增長到一定程度會自然脫落,接著又會在原患部再次出現新的痘瘡,最終使魚消瘦而死。
危害對象及流行條件:在池塘養殖中主要危害越冬前后的2齡鯉魚,通常在秋季至初冬和春季,水溫在10~15℃出現。由于發病率低且同池其它魚類不受感染,因此未能引起人們對此病的重視。近年來,由于網箱高密度養殖技術的蓬勃發展,此病日趨嚴重,發病率也逐漸升高。
防治方法:
1、開春后,每畝水面每米水深用50毫升 “殺菌紅”或200~400毫升(0.3~0.6ppm)的“高效滅菌碘”稀釋后全池潑灑,每周使用一次以控制水中病毒的數量。
2、魚體攝食后,在飼料中添加飼料量2‰的“超濃縮光合細菌”和0.3%的高穩易還原Vc,以提高魚體的免疫力。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