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黃鰭鯛(SparuslatusHouttuyn)又名黃腳立、黃加拉、赤翅。隸屬鱸形目鱸亞目鯛科鰭鯛屬,為熱帶亞熱帶溫帶性種類。該魚廣泛分布于日本、朝鮮、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紅海地區及我國臺灣、福建、廣東等沿海地區。在河口區半咸水域亦有分布。
黃鰭鯛體呈長橢圓形,側扁,背面狹窄,腹面鈍圓。體高,頭部尖,尾呈叉形。口端位,上頜稍可伸縮,吻鈍。齒強,兩頜前端各具圓錐齒6枚,臼齒3~4列。體被薄櫛鱗,頰部與頭頂部均具鱗。胸鰭尖長,背鰭鰭棘部與鰭條相連。背鰭、臀鰭的一小部分及尾鰭邊緣灰黑色,腹鰭胸位。生活時腹、臀鰭及尾鰭下葉黃色。尾鰭末端尖。
側線完全,弧形,與背緣平行。側線上方鱗片通常5枚。體具若干條黑色縱線。體色青灰帶黃,體側有若干條灰色縱走線,沿鱗片而行。
黃鰭鯛為淺海暖水性底層魚類。幼魚的適溫范圍較成魚窄,生存適溫為9.5~29℃,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7~27℃;致死低溫8.8℃,致死高溫為32℃。成魚則可抵御8℃的低溫和35℃的高溫。適鹽范圍較廣,在鹽度為5°~43°之間的海水中均可生存。黃鰭鯛可以從海水中直接移入淡水,在半咸水中生長最佳。
黃鰭鯛有明顯的生殖遷移活動,在產卵期來臨之前約2個月,從近岸半咸水海區向高鹽的深海區移動,產卵后又回到近岸。一齡魚性腺開始發育,至二齡即發育成熟。在我國南方近岸產卵適溫為17~24℃,最適溫度為19~21℃。10月下旬至翌年2月產卵,盛產期為11~12月,1~2月份可見魚苗。卵為浮性分離卵,圓形,無色透明,卵徑0.69~0.87毫米,油球徑0.22~0.?23毫米。在水溫21~23℃時,經過35個小時即可孵化出仔魚。
黃鰭鯛食性較廣,對餌料要求不嚴格,仔魚以動物性餌料為主,成魚以植物性餌料為主,主要為底棲硅藻,也攝食小型甲殼類。仔魚在饑餓時,常發生相互殘食的現象,因此在人工育苗時要特別注意,餌料投喂一定要均勻。
黃鰭鯛適應力強,生長快。自然界中的黃鰭鯛一齡魚體長16.9厘米,重150克;二齡魚體長21.8厘米,重325克;三齡魚體長26.2厘米,重550克左右。
黃鰭鯛肉質細嫩、鮮美,為中型食用魚,經濟價值高,是大陸、港臺市場暢銷的水產品,近年已成為我國沿海一帶的重要海水養殖對象。我國1980年人工繁殖成功,近年來已可批量生產,這些將會進一步推動黃鰭鯛的養殖規模。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