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草莓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需要吸收多種營養元素,一旦某種元素缺乏,植株就會表現出相應的缺素癥狀。生產上多以此作為診斷缺素和采取補救措施的依據。
缺氮癥草莓缺氮時,葉片逐漸由綠色變為淡綠色或黃色,局部枯焦而且比正常葉片略小。老葉的葉柄和花萼呈微紅色,葉色較淡或呈鋸齒狀亮紅色。一般土壤貧瘠、施肥不足、管理粗放、雜草多的地片易發生缺氮癥。預防及補救措施:針對草莓春季生長期短而集中的特點,施足底肥,以滿足其生長發育的需要;發現缺氮,每667平方米追施硝酸銨11.5千克或尿素8.5千克,并立即澆水;花期用0.3%~0.5%尿素溶液葉面噴施1~2次,或用0.3%尿素溶液在頭茬果坐果30天后每隔7~10天噴施1次。
缺磷癥草莓缺磷時,植株生長發育不良,葉、花、果變小,葉片呈青銅色至暗綠色,近葉緣處出現紫褐色斑點。補救措施:在植株開始出現缺磷癥狀時,及時用1%過磷酸鈣浸出液或0.1%~0.2%磷酸二氫鉀溶液每隔7~10天噴1次,連噴2~3次。
缺鉀癥草莓缺鉀時,小葉中脈周圍呈青銅色,葉緣灼傷狀或壞死,葉柄變紫色,隨后壞死。老葉的葉脈間出現褐色小斑點。果實顏色淺、味道差。預防及補救措施:增施有機肥料,生長期每667平方米追施硫酸鉀7.5千克左右;發現缺鉀,及時用0.1%~0.2%磷酸二氫鉀溶液每隔7~10天噴1次,連噴2~3次。
缺鈣癥草莓缺鈣癥多出現在開花前現蕾時,新葉端部及葉緣變褐呈灼傷狀或干枯,葉脈間褪綠變脆,小葉展開后不能正常生長,根系短,不發達,易發生硬果。預防及補救措施:適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發現缺鈣,及時用0.2%~0.3%氯化鈣或用0.3%~0.5%硝酸鈣溶液葉面噴施。嚴重缺鈣時,每667平方米可用47%生化黃腐酸鈣2千克,澆水時順溝沖施。
缺鎂癥草莓缺鎂時,最初上部葉片邊緣黃化和變褐枯焦,進而葉脈間褪綠并出現暗渴色斑點,部分斑點發展為壞死斑。枯焦加重時,莖部葉片呈現淡綠色并腫起,枯焦現象隨著葉齡的增長和缺鎂程度的加重而發展;一般在沙質地栽培草莓或氮肥、鉀肥施用過多時易出現缺鎂癥。預防及補救措施:平衡施肥,防止過量施用氮、鉀肥;發現缺鎂,及時用1%~2%硫酸鎂溶液葉面噴施,一般每隔10天左右噴1次,連噴2~3次。
缺鐵癥草莓缺鐵時,幼葉黃化、失綠,開始葉脈仍為綠色,葉脈間變為黃白色。嚴重時,新長出的小葉變白,葉片變緣壞死或小葉黃化。預防及補救措施:增施有機肥料,及時排水,保持土壤濕潤;發現缺鐵,及時用0.2%~0.5%硫酸亞鐵溶液葉面噴施。
缺硼癥草莓缺硼時,葉片短縮呈環狀,畸形,有皺紋,葉緣褐色。老葉葉脈間失綠,葉上卷。匍匐蔓發生很慢,根少。花小,授粉和結實率低,果實畸形或呈瘤狀、果小種子多,果品質量差。預防及補救措施:適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發現缺硼,及時用0.15%硼砂溶液葉面噴施。
缺銅癥草莓缺銅時,新葉脈間失綠,出現花白斑。預防及補救措施:整地時,667平方米施0.7~1千克硫酸銅作基肥;生長期發現缺銅,用0.1%~0.2%硫酸銅溶液葉面噴施,一般每隔5~7天噴1次,連噴2~3次。
缺鋅癥缺鋅加重時,老葉變窄,特別是基部葉片缺鋅越重窄葉部分越伸長。但缺鋅不發生壞死現象。嚴重缺鋅時,新葉黃化,葉脈微紅,葉片邊緣有明顯鋸齒形邊。缺鋅植株結果少。預防及補救措施:增施有機肥,改良土壤;發現缺鋅,及時用0.05%~0.1%硫酸鋅溶液葉面噴施。
缺鉬癥草莓缺鉬時,葉片均勻地由綠轉淡,不管幼齡葉或成葉最終表現為黃化。隨著缺鉬程度的加重,葉片上出現焦枯、葉緣卷曲現象。補救措施:發現缺鉬,及時用0.03%~0.05%鉬酸銨溶液葉面噴施。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