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紅黃蜘蛛、銹蜘蛛、危害作物,植物范圍廣、繁殖快、危害嚴重,特別是對柑桔危害最為突出,是我國柑桔生產的主要害蟲。目前柑桔生產上防治紅蜘蛛等害蟲一概以化學農藥防治為主,導致害螨抗藥性增強,而農藥用量大,濃度高,給人們賴以生存的環境造成極大的破壞,對人們身心健康極大威脅,影響農產晶出口創匯和整個農業經濟可特續發展。針對及其嚴重的后果,為尋求合理而科學防治紅蜘蛛等害螨危害的最佳技術和方法,克服長期,大量使用化學農藥所造成的弊端,作者于2004~2006年,引進“捕食螨”防治柑桔紅蜘蛛等害螨的生物防治技術及產品,在湖南的部分柑桔產區,麻陽、芷江、瀘溪、溆浦、安化等縣進行試驗示范和推廣,推廣面積400余畝,收到優于化學農藥的防治效果。現將該產品試驗示范結果總結報告如下:
1、捕食螨試驗材料來源及方法
1.1試驗材料一“捕食螨”從福建省農科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引進,該產品捕食螨(胡爪鈍緩螨)經張艷璇博士研究、馴化、大面積推廣應用。捕食螨有極強的繁殖能力和搜索獵食能力,不危害植物,唯一以危害植物的害螨、害螨的卵及小昆蟲為食,釋放到自然桔園,只要溫度適宜,食物充足,就可快速不斷繁殖擴大,可持續、長期控制害螨的發生和危害。
1.2供試驗桔園的柑桔品種冰糖橙、紐荷爾臍橙、碰柑、溫州密桔,樹齡10~25年之間。
1.3供配套技術佳多頻振式殺蟲燈,以防治其它蟲害的發生和危害,每試驗園一臺殺蟲燈。
1.4設化學農藥防治對照對照用藥,螨危400×,艾美樂1000×,樂期本1000×,大生M45/1000×。
1.5釋放方法
1.5.1確定釋放桔園選擇樹齡10年以上,樹冠1.5米以上的成年桔園做掛放捕食螨試驗園。
1.5.2做好釋放捕食螨桔園的前期準備(修剪、施肥、清園)。
1.5.3搞好果園內生態調節,執行果園種草或蓄留自然草,禁用除草劑。在釋放前2~3天進行一次割草。
1.5.4進行清園后的質量檢查,即在釋放捕食螨前6~7d檢查,百葉紅蜘蛛數,控制在2頭以下,如每葉超過2頭以上,再用速效農藥防治或挑治一次后再釋放捕食螨。
1.5.5剪袋釋放捕食螨,釋放捕食螨時,剪開裝有捕食螨紙袋上方虛線的一角,蓋好防雨備用薄膜,用圖釘將其釘在樹體中部避風雨處。
1.5.6掛放捕食螨后3~5d內,逐株檢查,脫落的重新掛好,保證整園防治效果。
2、防治效果調查與分析
2.1調查方法隨機取樣調查捕食螨試驗株20株,100片葉,100個果,化防區同樣方法調查。
2.2調查對象與目的調查生防葉活螨、果活螨、銹果株、銹果數及葉片樹勢的危害程度,了解生物防治與化學農藥防治效果。
2.2.12004年在麻陽桔園試驗的防治效果,2004年7月24日在麻陽柑桔掛放捕食螨示范面積10畝,其中著重觀察3畝,與化防對照,放捕食螨前6~7d調查,化防清園紅蜘蛛蟲口基數2頭/葉,放捕食螨后:20d,調查,生防區葉平活螨2頭,幼果面活螨4頭,化防對照,葉平活螨4頭,幼果平6頭;40d調查,生防區葉平活螨2頭,果面活螨4頭,化防對照,葉平活螨4~6頭,果平活螨8頭,采果前調查,生防區葉平活螨0.5頭,果面活螨2頭,銹果株2株,銹果18個,化防對照,葉平活螨6頭,果面活螨9頭,銹果株2株,銹果23個,果葉、嫩梢藥害普遍,藥殘未作測定,該年生防區釋放捕食螨的20d內,紅蜘蛛總數上升,隨后急劇下降,長期穩控在葉平0.5~1頭之間,化防短時間內蟲口下降,隨后呈上升趨勢,生防效果明顯優于化防。
2.2.22005年分別在麻陽、瀘溪、芷江進行對比試驗,試驗柑桔品種、冰糖橙、碰柑、釋放捕食螨時間5月2日~6月12日放前6~7d調查清園效果,葉平活螨1頭,化防葉平活螨1頭,釋放后調查,20d,生防3頭/葉,果平活螨3頭,40d,葉平活螨1頭,果平活螨1~2頭。采果前調查,葉平活螨1頭,果平后螨1頭,銹果樹3株,銹果28個,化防對照調查20d,葉平活螨4頭,果面活螨6頭,40d,葉平活螨4頭,果面活螨7頭,采果前調查,葉平活螨7頭,果平活螨9頭,銹果樹3株,銹果41個,化防對照打藥4次,果面、藥害嚴重。生防桔園紅蜘蛛前20d內出現上升,20d后,觀察蟲口下降,對照化防,一般藥后10~15d后,蟲口密度上升。
2.2.32006年6月12日~7月12日分別在麻陽、辰溪、芷江、溆浦、安化等縣桔園試驗,放捕食螨前5月25日~6月20日對桔園害螨安排一次清園。放前7d調查,葉平活螨2頭,生防區放捕食螨后20d調查,葉平活螨3頭,幼果活螨4頭,40d調查,葉平活螨1頭,果平活螨2頭,采果前調查,葉平活螨1頭,果面活螨1頭,銹果樹2株,銹果11個。化防對照,20d調查,葉平2頭,40d調查,葉平活螨4頭,果平活螨6頭,采果前調查,葉平活螨6頭,果平活螨11頭,銹果樹3株,銹果25個。從連續三年反復試驗示范的觀察調查看,化學農藥防治,防效期短,一年至少打藥5次,多則8~12次,農藥成本高達4~5元/株,生防能長時間控制害螨發生,一年釋放一次,省工、省時、省成本。從而證實生物治螨技術是減輕農藥污染,生態農業建設的必然選擇。
3、小結與討論
張艷璇博士的“以螨治螨”生物防治技術理論,全面有效解決了害螨發生代數多,繁殖快,危害作物種類多,范圍廣,農藥難以徹底防治的技術難題。經2004~2006年連續三年在麻陽、芷江、辰溪、瀘溪、溆浦、安化等縣試驗證明,生物防治在抓好桔園修剪、施肥、清園的前提下,一年釋放捕食螨一次,可長時間(60~300d)內控害螨的發生和危害,而化防則按防治指標施藥(15℃以上3~5頭/葉,20℃以上5~8頭/葉)當達到這些指標時施藥,也許可能已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和損失。為使柑桔真正高產、優質、無農藥殘留污染危害,在防治紅蜘蛛等害蟲、害螨的技術措施上,應選擇生物防治為主的綜合防治措施。一保護利用本地自然天敵,充分利用果園中的瓢蟲、草蛉、自然界中的捕食螨、螳螂等天敵抑制蚧、螨、甲蟲、蝽、蛾碟類主要害蟲。二適時足量釋放福建省農科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人工培育馴化的捕食螨。三營造改善果園生態環境實行果園內合理間作或生草栽培,少打或不打高毒農藥,不打除草劑。四配合物理技術掛佳多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成蟲,逐步減少蛾蝶類害蟲,徹底杜絕害蟲危害和農藥污染。使生物技術為生態農業建設發揮效益和作用。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