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黑莓是世界糧農組織(FAO)1993年向世界推薦的第三代水果之一。1995年由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興農種子公司從美國引種成功,1997年被市科委、市財政局列為農業重點推廣項目。因營養好、風味獨特,適于鮮食和加工果汁、罐頭等,果品供不應求。黑莓的病蟲少,發生也輕,大田栽培一般不需要農藥,因而成為深受人們歡迎的“綠色食品”。近幾年來,在薛城區南石鎮黑莓生產園發現,斑須蝽在不同程度地危害黑莓,現將斑須蝽在黑莓園發生危害情況及防治技術簡述如下:
發生危害情況:斑須蝽一年發生3代,以成蟲在枯枝落葉、根部土縫、距黑莓園較近的建筑物縫隙、樹皮縫隙等背風向陽處越冬。越冬后于5月中旬開始陸續遷入黑莓園,在黑莓上完成2個世代。5-7月份是危害盛期。成、若蟲喜棲息于果穗間刺吸果汁,有時一果上有多頭成、若蟲爭食現象。在4月-5月份,斑須蝽危害植株嫩芽,造成幼葉枯死、新梢“破頭瘋”。青嫩幼果受害,造成果粒不能正常發育膨大,成為畸形果。成熟果被刺吸汁液,晴旱天果粒萎癟,果粒無光澤;遇雨水果粒褪色變質,成白化果,口感變差,失去商品價值。一般造成減產5%,嚴重可達15%左右。
防治技術:在4-5月份防治危害嫩梢、芽、葉的斑須蝽,可用40%氧化樂果1500-2000倍液噴霧防治。
在將果成熟前期(6月-7月份),斑須蝽成、若蟲在果穗間棲息危害,當密度達到防治指標2頭/穗時,應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進行防治,一般將藥液均勻地噴灑在果穗上。如用80%敵敵畏2000-3000倍液防治時,要注意在距采收前3天以上進行;如用90%晶體敵百蟲800-1200倍液防治時,要距采收前7天以上進行;如用20%氫戊菊酯乳油3000-5000倍液或20%的滅掃利3000-4000倍液防治時,要掌握距采收前15-20天進行,這樣才能保證果實采收時的安全性,防治效果一般達85%以上。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